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聚焦“三智”大力推进数字生态创新,赋能美丽九龙坡建设
数字重庆建设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答题”。重庆市九龙坡区主动作为、积极谋划,聚焦生态环境核心业务,梳理需求清单、场景清单、改革清单,形成数字生态“165N”系统构架,大力打造数字生态大脑,赋能美丽九龙坡建设。
一是聚焦“智融”,建成数字生态大脑。建成1个“九龙坡区数字生态大脑”。汇集数智蓝天、数智碧水、净土保卫、宁静守护、生态保护、执法在线、智慧监测、数字应急、绿色低碳和生态文化10个重点应用。夯实6个数字能力基座。构建“五基”协同立体感知物联网,建成感知点位1503个,其中监测感知1297个,视频感知206个;多渠道动态汇集数据,入仓数据1890万条;区智慧环保指挥调度中心与重庆市、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镇街基层治理中心实现数据通达、事件流转和融跨处置。提升5个数字管理能力。建立物联网监测、预警预报、溯源分析、融跨处置和闭环管控体系。打造N个“一件事”应用。通过流程再造、机制重塑,打造贯通数字重庆三级中心首个典型应用“扬尘一件事”,横向部门协同增效,纵向部门贯通减负,工作效能大幅提升,不断扩充、迭代“臭氧一件事”“入河排污口一件事”等N个一件事应用。
二是聚焦“智算”,实现数字技术应用。测算一体的态势分析。汇集13个大气标准站、67个大气微站、VOC走航、激光颗粒物雷达监测,以及气象、污染源大数据,通过大气机理模型、GIS空间算法等,实现测(点)算(面)融合的大气环境现状和趋势分析,为大气污染预警调度、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2023年,共生成预警信息265条,处置事件265件,处置率100%。智能研判的污染溯源。依托一江三河、入河排污口、污水排放源监测监控数据,建立“河流断面-入河排污口-陆域污染源”逻辑关联,形成清单化溯源机制。2023年,针对228条水质预警,通过背景水质、污染贡献、网管路径、集水区范围等进行溯源匹配度排行,缩小排查范围,大幅提高溯源精准性和高效性。精准施策的闭环管控。运用AI视频监控、电子秤、电子标签等技术手段,对全区1348家危废企业实现危废产—储—运—收—用环节数字化闭环管理。
三是聚焦“智治”,创新环境治理机制。创新数据汇集共享机制。构建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仓,深化各部门、各层级、各业务数据共享应用。创新流程再造减负机制。数字化改革向基层延伸,减少镇街巡查任务70%。创新非现场执法服务机制。实现企业“线上云监管”,现场检查频次降低50%,企业守法意识持续增强。创新多跨协同监管机制。推动跨部门联动,违规线索互联、问题交办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处置效率提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