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个楹联陈列馆——九龙楹联陈列馆新馆开放
12月27日,作为重庆市首个楹联陈列馆,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九龙楹联陈列馆新馆开放,正式对公众开放。
市、区、街道各级相关领导、来自全市各地的楹联艺术家、楹联工作者和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九龙楹联陈列馆”开馆仪式,近距离观展感受传承近300年的九龙楹联如何用传统文化浸润我们的生活。
七大区域展示九龙楹联“前世今生”
新馆位于九龙坡区彩云大道1号财信·时光里3楼,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2:00,14:00-17:00(周一闭馆,节假日按要求开放)。
作为九龙坡区的文化名片之一,九龙楹联是重庆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九龙坡区九龙街道流传的一种民间习俗,春联是其中的重要类型。2000年3月,九龙楹联获得了“巴渝十大民间艺术”的称号。
九龙楹联陈列馆新馆分为序厅、纸质楹联、木刻楹联、石刻楹联、场景还原、楹联杂项、楹联体验等七大区域,展品115件,还原了九龙楹联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茂盛的“前世今生”。
在楹联文创区,还有以九龙楹联为题材的各种文创产品,将非遗技艺及民间工艺进行产研结合,旨在通过原创设计、手工制作、文化传播等方式,促进九龙楹联这项非遗项目得到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九龙楹联陈列馆作为一个全新的文化体验空间,我们在设计以及展陈方面添加了更多元化的元素,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动漫楹联以及艺术品场景复原等方式,让大家全方位体验到九龙楹联文化的魅力。”九龙楹联陈列馆馆长张同福表示,陈列馆通过创新展览、导览方式,把楹联传统文化以数字化等方式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市民朋友沉浸式感受中华楹联文化的魅力。
感受近300年九龙楹联作品的意趣雅韵
九龙街道,向来就有创作和书写楹联的习俗,在这里,楹联不仅凝聚了浓浓的记忆,更承载了满满的乡愁。
步入陈列馆,馆内的第一副楹联“浣花笺少挥毫用 章州书能借指新”,据讲解员说,这是清代张汉赠乡贤龙为霖的对联。龙为霖是康熙年间进士,官至广东潮州知府,他不仅热心公益、擅诗联,还是书法高手。乾隆《巴县志》记载:“指画至且园(高其佩),指字至鹤坪(龙为霖),是本朝双绝。”
至今,九龙街道的老人们很喜欢讲这位几百年前的龙老前辈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龙为霖,重庆江北人,历官云南太和县令、石屏知州、潮州知府。回乡后,来到重庆九龙坡杨坪村龙凤溪(“九龙滩”石刻上方)面对九龙滩,搭建茅屋,名曰“九龙别墅”,后捐资修建九龙书院(今珠江花园一期),龙为霖不仅亲自登坛讲学,还聘名师授课,九龙书院声名大振,九龙滩由是文风大盛,由此孕育了九龙楹联的“种子”。
馆内除了有龙为霖的所作的对子,还展出了龙为霖撰文并书写的《〈白鹦鹉赋〉跋语》石刻拓片。
据乾隆《巴县志》记载:乡贤龙为霖在潮州知府任上,用心教育,卓然有成。他雅好金石,曾在羊城民家得睹韩文公手书《白鹦鹉赋》,认为是“希世至宝也。购归摹诸石,勒于(韩)祠东壁。”并手书跋语。
“《白鹦鹉赋》及《<白鹦鹉赋>跋语》石刻在今天广东潮州市西湖公园景韩亭内。”据陈列馆解说员介绍,机缘巧合之下,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姚望新得知九龙街道在征集龙为霖的资料,而汕头正是龙为霖当年的治所,在九龙坡区政协和汕头市民协的积极协作,汕头市民协洪旭勤、陈伟家先生多方努力,2021年6月,九龙街道终于如愿获赠《<白鹦鹉赋跋语》拓片。
现场看到,各具特色的楹联书法作品环馆而列,参观者沿着陈列厅缓步参观,通过一副副楹联、一件件展品和一张张照片,穿越历史时空,感受传承近300年九龙楹联作品的意趣雅韵。
“千竹拖青滴;一泉作布悬。”“楼中书画印;窗外菜猪鱼。”……走在馆内,楹联书法作品苍劲有力,与古色古香的陈设相得益彰。有的楹联旁增设了注释,让参观者不仅能感受到书法的意蕴,也能更清晰地了解楹联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