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铜罐驿镇人民政府 > 焦点图片

打造“三阵地” 强化“三教育” 依托 “一平台” 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

日期:2024-10-09

一、基本情况

铜罐驿镇地处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南部,面积23.2平方公里,下辖2个社区、7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56万人。紧邻长江黄金水道,在明清时期是重庆三大水路驿站之一,盛产柑橘,生产的大红袍柑橘是乾隆年间的贡品,被誉为“千年水驿、百年橘乡”。近年来获评“国家卫生镇”“中国绿色名镇”“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镇”等荣誉。

近年来,全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依托深厚的乡村产业、独特的红色资源、良好的文明实践,打造“三阵地”,让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落地见效;以讲好本土故事、开展研学培训、培育文明乡风等为抓手,强化“三教育”,让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以数字重庆建设为契机,丰富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依托“一平台”,让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为“东西一体化、全域现代化”战略提供了必要支撑。

    二、做法成效

(一)立足本土特色资源禀赋,建好“三阵地”

1. 打造城市近郊的乡村振兴学习基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部署,在大英雄湾片区建成1600亩智慧果园、290套别院式美丽乡村民居、520亩历史文化名村核心保护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实践相长,既塑形、又铸魂,建成办在田间地头的党校——重庆英雄湾乡村振兴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设置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农村改革、产业发展等课程,培养新时代“三农”干部,2021年底开班以来,采取“线上线下、校地合作、一院多点”方式承接全市乡村振兴、涉农干部等专题培训57期5600余人次,有关工作获评“全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供思想政治保障。

2. 打造传承红色基因的党性教育基地。保护修缮中共四川省委成立大会遗址——周贡植故居,布展“巴渝地区早期共产主义运动文物史料展”,创建授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统一战线教育基地,建成首批全国红色美丽村庄,2019年起免费对外开放,累计接待团队考察、单位参观、个人打卡等25万人次,在重大节庆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基因宣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以红色基因为“链”,串联红色资源、红色课程、红色队伍三“环”,形成“一链三环”思政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了红色文化资源和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 打造精准服务群众的文明实践基地。在全镇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一所九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体系,打造“乡贤评议堂、民事合议堂”“人才工作室、社工服务室”“党性教育厅、人文展示厅”暨“两堂两室两厅”品牌,组建睦邻、爱心、环保、平安、人才“橘乡五红”志愿者队伍1600余人,组织“党员在行动”“春风满巴渝”“特色文化进万家”“乡村振兴正当时”等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

(二)围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抓好“三教育”

1. 以“英雄”为主题讲好地方故事。让周贡植烈士后人讲述先辈事迹,邀请抗战老兵进乡村讲英雄故事,组织“五老”思想道德教育团为青少年开展“四史”教育,特邀本土英雄机长刘传健讲述自身英雄壮举激励青少年勇敢追逐梦想。创作红色微电影《答案》、长篇小说《新英雄湾村》,编导《英雄颂》本土节目,央视在我镇拍摄的纪录片《英雄精神代代传》累计观看量超900万次,以周贡植为原型的建党100周年公益广告《薪火相传》在央视6套滚动播放,巩固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

2. 以“品牌”为抓手做亮研学教育。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校园师生进红色教育基地”双向互动,创建“小萝卜头”红岩特色课程品牌,被评为市级红色精神教育基地、红岩特色学校、红色故事宣讲示范岗等,点亮青少年信仰之灯。打造“甜甜虎”乡村营地研学品牌,融入铜罐驿镇非遗项目搭建“九乡十八坊”,推出木工、刺绣、茶艺、豆花制作等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串联形成“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学院—农耕文化研学”经典路线,接待2.5万多名青少年学习体验,使“行走的思政课”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3. 以“典型”为引领带动乡风文明。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培育选树先锋模范,开展“最美铜罐人”“最美家庭”“孝善儿女”“新乡贤”“最美院落”等评选活动,奖励表扬敬业奉献、互助友爱、慈善孝顺等典型130余人次。邀请群众中威望较高的老党员、老干部、新乡贤担任村居监督委员会成员,全覆盖指导制定村规民约,在张家院子、李家院子等集中院落晾晒家风家训,定期开展“村民来说事、大家来合议”等院坝活动,常态宣传“十抵制十提倡”,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村民的思想认同、情感共鸣和效仿意愿,不断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三)落实数字重庆建设要求,用好“一平台”

1. 基层智治赋能。建成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141”基层智治体系,镇党委通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统筹调度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四大板块”,做到“一屏掌控、一键调度”。党的建设板块设置宣传工作岗,赋予思政建设、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文明实践、群团工作等职能,以数字赋能系统重塑、迭代升级原有工作体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在村、社区设置16个网格,网格员通过基层智治平台上报、流转、处理矛盾纠纷、安全排查、社区治理等事件4100余件,指挥中心下派任务1.9万件,将基层治理工作细化到每个网格。

2. 诉源治理解难。结合铜罐驿镇实际,建成线上线下一站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诉源治理中心”,配置智能互动屏,对接区法院“云上共享法庭”等平台,推动法院办案系统和中心调解系统互联互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信访答疑等诉讼服务。形成“调解组织—诉源治理中心—镇街部门—诉讼立案”四级解纷过滤网,今年以来,通过诉源分流机制化解拆迁安置、土地租金等复杂疑难纠纷36件,不断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

3. 数字平台助力。用好“红岩先锋智慧党务”平台推进党员教育管理现代化、数字化,定制学习强国集体学习终端设备“强国机”,以“集体看听读学”“互动投屏答题”等元素强化学习效果。全覆盖建设村民微信群,定期公布党务、政务等重大事项,成为农村宣传政策的“明白群”、村级事务线上协商的“议事厅”。利用橘乡铜罐微信公众号与渝快政群、微信群、QQ群形成网络宣传矩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文明实践等“进圈入群”融入百姓生活,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提升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经验启示

(一)坚持政治铸魂,夯实了基层基础。把凝心铸魂贯彻基层党建全过程,做亮中共四川省委成立地这张金名片,建成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打造了“第一支部”等党建品牌,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党员群众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思想更加坚定、行动更加自觉。

(二)坚持因地制宜,用活了本土资源。在推进农村思政工作时,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产业优势,将乡村振兴、红色教育和文明实践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因地制宜地制定工作方案,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工作阵地,使思政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坚持群众参与,发挥了主体作用。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思政工作中注重群众参与,通过开展各类评选、志愿服务和乡风文明建设,以及邀请党员、干部、乡贤参与评事议事,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群众成为思政工作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四)坚持工作创新,提升了治理效能。面对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挑战,将传统思政工作与现代治理理念相结合,探索以数字赋能为牵引,镇党委和村、社区党组织通过基层智治平台常态化、实战化线上处理网格事件,使网格、网格员成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基础单位、基础力量。

(本文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中心

政务公开
可视化系统

营商环境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