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杨而行”公共文化服务•西郊三村社区 我是非遗传承人——“走进皮影艺术 感受非遗魅力”皮影戏主题活动
皮影戏,作为我国民间艺术长廊中的璀璨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与民俗智慧。近日,杨家坪街道西郊三村社区联合重庆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策划并开展了杨家坪街道“向杨而行”2025年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系列活动——“走近皮影 感受魅力”皮影戏主题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光影交织的非遗世界。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通过精心准备的短视频和图文课件,向孩子们生动讲述了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大家知道吗?皮影戏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古人用兽皮做成人物剪影,在灯光下演绎故事,就像古代的‘动画片’呢!”志愿者的比喻让孩子们听得兴致勃勃,纷纷举手提问:“皮影是用什么做的呀?”“它们怎么会动呢?”现场互动热烈,孩子们对这门古老艺术的好奇心被充分点燃。随后的皮影戏观影环节,活动室瞬间安静下来。幕布上,《三打白骨精》的经典片段徐徐上演——孙悟空的金箍棒挥得虎虎生风,白骨精的身影诡谲多变。志愿者在一旁轻声讲解:“大家看,皮影的‘推、拉、提、抖’这些操纵技巧,再配上板胡、锣鼓、唢呐的伴奏,是不是特别有感染力?”孩子们的目光紧紧锁住幕布,随着剧情起伏发出阵阵惊呼,有的还跟着节奏轻轻拍手,完全沉浸在皮影戏的独特魅力中。
到了最令人期待的手工制作环节。志愿者们提前准备了裁剪好的皮影半成品、颜料等工具,在志愿者的一对一协助下,孩子们为皮影“穿”上漂亮的“衣服”,绘制出独一无二的角色。“老师,您看我画的孙悟空!”9岁的萱萱举着自己的作品向志愿者展示,脸上满是自豪。志愿者们耐心地帮助动作较慢的孩子调整细节,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让每个皮影都独具个性。
最后,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分组选取经典片段进行表演。“轻轻推一下操纵杆,角色就往前走啦!”孩子们手持自己制作的皮影,躲在幕布后,一边学着操纵技巧,一边模仿人物的语气对话。虽然动作略显稚嫩,但那专注的神情、投入的表演,让每一个片段都格外动人。光影交错间,孩子们的笑声与乐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非遗传承画卷。“原来皮影戏这么有趣,不仅能看还能自己做、自己演!”活动结束时,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
本次“向杨而行”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系列活动不仅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皮影艺术,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非遗的文化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我们相信,这颗种子将在未来的岁月中生根发芽,让非遗艺术持续绽放新时代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