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大事记(2003年)
2003年
1月6日 区委统战部与区民族宗教侨务台湾事务办公室合署办公。
1月11日 占地8万平方米的劲隆科技集团工业园在九龙园区开园,劲隆集团形象大使、香港影星成龙为工业园揭牌。
1月17日 零时许,位于杨家坪中心区的西园商场、五交化大楼成功爆破拆除,爆破面积1.3万平方米。这是全市在人口稠密主城区内第一次采取大规模爆破拆除旧城建筑。
1月22日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全区正式施行,区政府向首批37家工业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
1月27日至30日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烈、唐情林等到区考察现代农业园建设情况。
同月 区政务投诉中心成立并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公开电话设在区监察局(监察举报中心)。
同月 设立西彭工业园区办公室。
同月 区外经贸委、区外事办公室不再与区经委合署办公,单独设置区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实行区外经贸委、区外事办公室、区招商办公室“三块牌子,一套班子”。
2月17日 市政府副市长陈光国到区考察“百万亩花卉九龙坡示范园工程”建设情况。
2月19日 市政府副市长吴家农考察华龙大道建设情况。
2月22日至25日 中共九龙坡区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285人,列席代表60人。大会选举产生区委九届委员会和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区委九届一次会议选举秦敏、廖涛、汪丛林、何庆良、奚千里为区委副书记;选举奚千里为纪委书记。
2月28日 市政协副主席黄立沛率市政协区县政协工作联络委员会一行到区调研。
3月7日 区新闻出版局挂牌成立,设在区文广局。
3月11日 市委副书记邢元敏到区检查党的十六大、市委二届二次全会和中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并考察桃花溪综合整治工程和杨家坪步行商业区。
同日 杨家坪步行商业区管委会办公室成立。
3月20日 区首届青少年科技节暨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行。活动内容包括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展示、科技活动、科技论文、科技发明等,共有54所中小学、3.4万余人参加活动,参赛作品4000余件。
3月22日至26日 区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区政协常务委员会,邓宗良当选为区政协主席,曾礼树、彭华禄、熊楚蓉、王绍林、徐雪荑、荆瑜、程新跃当选为副主席。秘书长为陈世明。
3月23日至28日 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大会选举廖涛为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大宇、吴竞、李万良、崔保华、唐明为副主任;选举秦敏为区政府区长,程汝义、沈金强、唐洪军为副区长。选举陈浪为区法院院长,王仪双为区检察院检察长。
4月4日 九龙园区A区绿云石材交易市场正式开业。市场占地面积27公顷,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建商铺1000余间,工程总投资1.5亿元。
4月5日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杨白冰到区视察都市后花园建设情况。
4月10日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情林到区考察都市农业发展情况和“非典”防治工作。
4月15日 市政府副市长陈际瓦到九龙园区考察。
4月17日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一行到区考察,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王鸿举,市政府副市长陈光国陪同考察。
4月24日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情林到区检查非典型性肺炎防治工作。
同日 市政协副主席陈邦国、王孝询等考察区政协工作。
同月 鉴于国内部分地区“非典”暴发流行,按照上级要求,在全区各级各单位开展声势浩大的防治“非典”疫情工作。至当年6月,防治“非典”工作基本结束,全区无一例“非典”确诊病例发生。
5月8日 区公安分局破获一起特大贩毒案,缴获海洛因3025克、咖啡因2780克、毒资18万余元及部分制毒工具。
5月9日 区城镇廉租房保障实施办法开始试行。
5月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视察区再就业基地——重庆山城超市杨家坪新荣店。
同日 重庆市主城9区政协主席研讨会在区召开。
同日 市政府副市长童小平考察杨家坪步行商业区、九龙园区、桃花溪整治工程等。
5月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视察西南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月17日 市委副书记邢元敏到区考察社区文明建设情况。
5月26日 市政府副市长陈际瓦考察区对外贸易工作。
5月29日 区政府下发《重庆市九龙坡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暂行办法》,并在铜罐驿、西彭、白市驿3镇正式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同月 谢家湾小学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
6月2日 重庆渝隆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6月4日 市委书记黄镇东,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到区调研。
6月11日 市委副书记姜异康考察桃花溪综合整治工程和区委党校建设等工作。
同日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税正宽率市人大民宗侨台外事委员会到区调研民族宗教工作。
6月12日 区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综合授信贷款协议签字仪式在区举行。此项贷款主要用于九龙园区、西彭工业园区及华福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6月17日 区维护社会稳定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设在区信访办公室。
6月18日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情林率队到区调研法院执行工作。
6月23日 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人口与计划生育执法队,各镇街成立执法分队。
6月28日 华福公路(九龙园区华龙大道——巴福镇)工程正式动工。公路全长14.03公里,其中中梁山以西为4车道一级公路,以东为44米宽城市道路。华福隧道为双洞特长隧道,长3562米。
同日 西彭工业园区奠基及园区大道开工仪式举行。
7月14日 区属医疗卫生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19个单位1035名在职职工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书。
7月16日 市政府批准设立西彭特色工业园区,启动面积2平方公里。
7月28日 区委九届二次全委会议召开。会议就贯彻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精神提出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同月 区教委所属学校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有107人被聘任为校级干部,聘期3年。
同月 区妇联被全国妇联、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亿万妇女健身活动先进集体。
同月 市政协副主席窦瑞华考察市级生态卫生村——铜罐驿镇陡石塔村。
8月15日 全市首批廉租房入住仪式在区举行,132户廉租户入住直港大道天宝支路廉租房。
8月18日 巴国城建设正式动工。巴国城位于九龙园区A区,占地面积24.44公顷,由巴国生态公园、巴人博物馆、时尚俱乐部、酒吧街、巴文化风情街、藏品及纪念品展销区、高档会所七大部分组成。工程总投资约4亿元。
8月20日 区被市政府评为2002年度重庆工业十强区县。
8月25日 区“爱心资助”特困职工子女上大学资助仪式举行,共有62名本、专科生和高职生获资助,资助总金额11万元。
同月 位于九龙园区的隆鑫钢材市场建成开业。市场占地13.33公顷,总经营面积7万余平方米。
9月4日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情林等一行考察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
9月10日 市政府副市长赵公卿在区主持召开桃花溪综合整治工程现场督办会议。会议对桃花溪上游沿岸违法建筑的处置、兴隆垃圾场封闭等重要问题作出原则性决定。
同日 重庆国际外国语学校落成剪彩仪式举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陈清龙、市委副书记邢元敏、市政协副主席窦瑞华及区有关领导出席剪彩仪式。
9月25日 区先进代表大会在重庆工学院召开。区委、区政府授予陈大金等10人标兵称号,授予区法院等60个单位先进集体称号,授予229人先进工作者称号。
9月26日 杨家坪步行商业区正式开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情林及区有关领导为步行商业区落成典礼剪彩。步行商业区占地18.9公顷,步行区面积5.5万平方米。
10月5日至7日 中国重庆·九龙电力杯第二届全国体育舞蹈交谊舞大赛在杨家坪步行商业区举行,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4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10月10日 区政府下发《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施意见》。
10月13日 全市政协北部片区会议在区政协召开,市政协副主席黄立沛和北部片区有关区(市)政协主席参加会议。
10月16日 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市长马蒂亚斯·布赫瓦尔德参观考察九龙园区。
10月17日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纲有考察白市驿花卉基地。
10月20日 凤中路九龙坡段(大件路华岩路口—中梁山田坝)改扩建工程正式动工。该道路全长3.72公里,按城市主干道一级标准改造,总投资约1.6亿元。工程于2004年9月30日竣工通车。
10月28日 即日起,在全区开展“百日追薪”工作,全面检查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至2004年2月,共为9869名务工人员追回欠薪906.53万元。
11月3日 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战略目标、措施及要求等。
同日 含谷镇青年中心挂牌成立,是全市成立的第一个农村青年中心。
同日 重庆市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含谷镇召开,团中央青农部负责人陶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雅棠出席会议。
11月19日 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九龙坡区分局更名为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九龙坡区分局。
11月29日 区侨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82人。会议听取和审议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7人。选举张志敏为区侨联主席,陈伟、李道铣、徐仲骐、徐晓蓉、陈志勇、王佳惠为副主席。秘书长陈伟(兼)。
同月 区内8家企业组团赴日本招商引资,这是九龙坡区第一次组团赴境外招商。
同月 九龙坡区首次获得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项目——都市农业示范项目。该项目在白市驿、石板、陶家3镇实施。
12月5日 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滕久明到区调研反腐倡廉工作。
12月6日 区公检法公正执法树形象宣誓仪式暨公检法新办公楼落成典礼举行,市委副书记聂卫国等出席仪式。
12月10日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情林到区调研。
12月11日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税正宽到区调研。
12月14日 按照中央和市委统一部署,在全区农村开展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为主题的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
12月26日 区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26人。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委员会,委员47人。莫刚当选为区科协主席,杜木、石晓辉等7人为副主席。秘书长赵勇(兼)。
12月29日 区委九届三次全委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决议》。
12月31日 实施市政府“退二进三”“退城进郊”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建设工业集团公司分别与九龙坡区、巴南区签订协议,决定将整个生产基地搬至九龙园区和巴南区花溪工业园区。
同月 “广厦经典”工程获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发的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同月 区被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双拥模范城”。
同年 区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3亿美元大关,完成3.12亿美元。其中出口完成2.34亿美元。
同年 区GDP首次跃居全市第一,达190.8亿元。
同年 全区招商引资引进项目540个,其中外资项目12个。实际到位资金24.5亿元,实际到位外资2456万美元。
同年 在全区实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检查制度和依法行政联席会议制度。
同年 区地税局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