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DeepSeek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九龙坡区地方志工作>《重庆市九龙坡区志》 >《重庆市九龙坡区志》(1989~2005)

凡例

日期:2025-09-05

一、指导思想。《重庆市九龙坡区志(1989~2005)》(下称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地记述区域断限内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旨在存史、资治、教化、兴利,为九龙坡构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服务。

二、断限。本志上限起于1989年,下限止于2005年。重点记述重庆直辖以来九龙坡区的历史和现状,部分内容根据需要适当上溯和下延。

三、地域。本志记述的地域范围,原则上以下限时间九龙坡区行政区划为界(原则上不包含高新区)。个别事类由于行政区划变动或其他原因变动的,记述中作适当伸缩。

四、结构。本志根据学科分类的一般原则,结合现行社会分工,合理划分门类,力求反映各门类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增强志书的整体性。首置序、凡例、图片、总述、大事记、编纂机构与人员名录;中设29篇,视内容设置章、节、目等层次;后殿附录、编后记。

五、文体。本志除引用古籍文献外,一律采用规范的现代语文体和第三人称记述,力求准确、简洁、朴实、流畅,图、表随文。除某些姓名、地名、金石文按规定用繁体字或异体字外,一律使用简化字。标点符号、专用符号、数字的使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部门的规定执行。

六、纪年。中华民国及其之前用汉字。新中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用公元纪年。只写年代均指20世纪。

七、称谓。机构、职务、地名等,均按照当时历史实际称谓记述;人名除引文外,不另加称呼,必须说明身份时,姓名前冠职衔;专用名词首次出现用全称,其后可用简称;古地名根据实际加注2005年地名;“四川省”“重庆市”“九龙坡区”,在叙述中可简称“省”“市”“区”;常用组织机构名称如中国共产党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员会简称区委,以此类推分别称乡(镇)党委;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称区政府;区直单位名称省去“九龙坡”三个字,如九龙坡区民政局称区民政局;中华民国简称民国;其他组织机构名称以《辞海·常见组织机构名称简表》为准。

八、数据。本志统计数据以统计部门正式公布的为准,统计部门没有的采用主管部门的数据。含有统计意义的采用宏观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两位。货币兑换比例、物价、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等非统计意义的采用微观数据。度量衡采用国际计量单位中文名称,货币未标名币种的均为人民币。

九、体裁。本志遵循“横排竖写、分类设志”的总原则,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多种体裁,以志为主体,述而不议,与序、凡例等融为一体。

十、人物。人物传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收录对社会有重要影响的已故人物;人物简介收录党政、科教、艺术、经济界代表人物;人物表收录烈士、劳模及省(部、市)级以上先进人物。

十一、索引。标目选取以检索价值为准,力求简洁完整。

十二、注释。本志文中随文加注,其他地方统一用脚注。

十三、资料。本志资料来源于档案、图书、报刊、旧志、文物、口碑和调查,对不可或缺有异议的重要资料,采取一说、诸说并存;引用的资料在页末注明出处,一般资料经考核、综合使用后不注明出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九龙坡
DeepSeek助手

数据中心

政务公开
可视化系统

政策问答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