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DeepSeek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九龙坡区地方志工作>《重庆市九龙坡区志》 >第4篇 人口

第一章 管理服务机构

日期:2025-10-14

九龙坡区汉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保持在99.6%左右,有蒙古、回、藏等少数民族30余个。19891994年,城镇人口比重占人口总数72%左右。1995年行政区划调整,城镇人口比重占59.64%。随着区城市化战略实施,2005年,城镇人口比重为71.11%。2000年,辖区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9.7万人,占总人口的11.06%,开始步入老年人口类型。2005年末,有户籍住户276830783939人。户籍人口由758个姓氏构成。辖区人口密度为2192人/平方公里。坚持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根本,提倡、奖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计划生育实行以块(街、镇)为主,各单位配有专兼职计生工作机构和人员。完善从区到基层三位一体计生网络,依法行政机制创新,人口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等取得明显成效。人口文化结构逐渐向高层次发展。常年一孩出生率保持在90%以上,晚婚率52%以上,出生率控制在10咖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4咖以下,符合政策生育率95%以上。

第一节 区级管理机构

一、九龙坡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1984年,九龙坡区计划生育办公室更名为九龙坡区计划生育委员会。198911月,编制15人。内设行政办公室、宣传教育科、计划生育政策科。19908月,增设计统业务科,计划生育政策科更名为政策法规科。19974月,成立九龙坡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200111月,九龙坡区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九龙坡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05年,内设办公室、宣传技术科、政策法规科。

二、九龙坡区计划生育协会

19767月,成立九龙坡区计划生育协会。19905月,区编委批准区计划生育协会增加2名专职工作人员。1993年,建立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机构,配备常务副会长和专职副秘书长各1名。2003年,区计划生育协会在杨家坪街道、九龙镇等街镇建立分会15个。至2005年,各分会均配有专职副会长或秘书长,171个村(居)协会(未含高新区)均配有专兼职工作人员。2005年,区计生协会有分会226个,会员小组2561个,会员联系户37701户,协会志愿者2000余人。

第二节 基层管理组织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

1989年,九龙坡区村村有专兼职计划生育干部1名。大型厂矿、企事业单位均设有计划生育办公室和专职计划生育干部。19929月,各街镇设立计划生育办公室,配领导职数1人。1995年,18个街镇(乡)设立计划生育办公室。2001年起,计划生育办公室与街镇社会事务办公室(科)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20036月,社区居委会聘用专职人口与计划生育干部63人。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

1991年,在八桥乡建立第一个计划生育服务站。1992年,在华岩、建胜、花溪乡建立计划生育服务站。1996年,各镇(乡)建立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站。19976月,聘镇(乡)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干部13人。2002年,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站更名为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20043月,区财政对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干部工资实行全额财政拨款。

三、计划生育宣传服务室

1992年,全区90%的村建立计划生育宣传服务室。2005年,全区171个村(居)委会建有宣传服务室,主要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搞好避孕药具发放,开展随访服务,协助镇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做好医学监护、孕情、环情查验工作。

第三节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一、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中心

198611月,区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更名为九龙坡区计划生育服务所。1989年,编制13名。1991年达到市一级站(所)标准。19984月,区计划生育服务所更名为九龙坡区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20021月更名为九龙坡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中心,人员编制增至17名(其中2名为区计划生育协会人员)。20001月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中心西彭分中心成立。西彭分中心与西彭镇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20038月,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中心内设办公室、宣传教育科和业务技术科。2005年,内设机构与2003年同。

二、九龙坡区人口与计划生育药具站

199810月,成立九龙坡区计划生育药品器械管理站,为九龙坡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属科级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编制320021月更名为九龙坡区人口与计划生育药具站。20032005年,内设办公室、业务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九龙坡
DeepSeek助手

数据中心

政务公开
可视化系统

政策问答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