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DeepSeek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 >全力推进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

大美九龙坡靓起来·“大综合一体化”专项行动 | 机制破壁聚合力 治理升维惠民生

日期:2025-08-01


自2024年8月,九龙坡区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开展以来,全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小切口”撬动“大改革”,聚焦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城市运行治理场景应用“三大一体化”领域,九龙坡区积极探索“大综合一体化”城市治理新路径,一年来,交出了一份惠民生的周年答卷。


吹哨报到 激活社区治理新格局


漫步在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横街社区的桃源丽景小区,崭新的社区绿地成为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片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荒坡。



“傍晚天气凉快点了,出来转转,这片荒地整出来了,看起来心情都舒畅了。”在桃源丽景住了12年的陈丽军和邻居出门散步。她告诉记者,这片荒地整治后,便成了小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去处。

这一变化源自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创新实施的“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该机制打破了传统城市管理中“九龙治水”的困局,通过建立快速响应、协同联动的治理模式,让城市管理从“单打独斗”走向“群策群力”。当镇街这个“神经末梢”发现问题时,只需“吹哨”求援,相关部门就会立即“报到”响应,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在桃源丽景小区荒坡改造过程中,这一机制展现出强大效能。石坪桥街道吹响“哨声”后,区城市管理局、区土储中心等部门迅速集结,与物业公司共同踏勘现场,广泛听取居民意见,最终因地制宜将荒坡改造成生态绿地。整个过程中,居民不仅是受益者,更成为改造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现在反映问题很快就有回应,政府办事效率高多了。”居民朴素的评价,折射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成效。九龙坡区的实践表明,当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下倾,城市更新就能真正回应群众期盼,让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落地生根。从荒坡到绿地的变迁,不仅是城市面貌的更新,更是治理理念的升级。


银发餐桌 小食堂书写民生大文章


中午时分,黄桷坪街道邮电支路社区老年食堂蒸腾着热气。番茄牛腩汤香气四溢、蒜蓉空心菜泛着油光……14道菜品在取餐台前摆放整齐。



这个300平方米的空间,开业首周便日均接待80多位老人,72岁的张大爷夹起清蒸鱼说:“少油少盐正合口味,比自家开火还便宜!”食堂运营专员张启蓉穿梭在人群中介绍着政策:60岁以上老人登记即享2元优惠,特困失能老人每餐补贴8元。

张启蓉说:“我们设计了低糖低脂菜谱,街道免费提供场地,经营压力小很多。”她算过明细账:通过中央厨房配送和错峰向社会开放,单餐成本下降35%,当前定价可实现微利运营。午餐高峰时,附近企业的年轻人张强和同事吃着16元的三荤一素说:“比外卖健康实惠。”这家作为公益慈善联合体成员的食堂,正筹备为环卫工提供免费例汤,并计划将部分盈利投入社区公益。

在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的同时,九龙坡区持续推进“社区食堂+”,鼓励社区老年食堂丰富经营业态,延伸提供康复护理、文化娱乐、日间照料等服务,推动公益性活动与经营性活动融合互促。现在,民主村社区老年食堂成了老人们最常去的地方,这里实现了他们下楼有饭吃、社交有场所、休闲有去处的梦想。



在九龙坡区,这样的助餐服务已成体系。全区深化养老服务一体化,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将社区老年食堂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印发《九龙坡区社区老年食堂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夯实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经营自主”的运作模式。

目前,已建成的24家社区老年食堂中,6个食堂实现“微利可持续”,18个食堂实现盈亏持平,《九龙坡区创新社区老年食堂发展机制》纳入2024年全市基层改革典型案例(第三批),《民以食为天,创新推动社区老年食堂可持续发展机制》作为民政部典型案例,在全国民政系统推广。


能级跃升 重大项目托举民生幸福


在推进“大综合一体化”专项行动的进程中,九龙坡区以重大项目为抓手,通过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和现代化医疗体系建设等措施,实现了城市能级的显著跃升,为民生幸福提供了坚实支撑。

教育是民生之基。九龙坡区通过“优质均衡化、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构建起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2024年,随着育才中学科学城校区和科学城谢家湾学校的建成投用,西部基础教育设施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两所名校通过经验辐射,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为深化教育公共服务一体化,统筹优质学校教育资源,区教委创新实施“教共体”质量提升工程:一是建立25对东西部学校“一对一”结对帮带机制;二是实施干部双向交流,在结对帮扶学校中,东部学校牵头指导西部学校优化完善学校发展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每学年至少选派一名副校级干部派驻西部学校参与校园管理或选派一名中层干部挂职西部学校副校长;西部学校则根据实际情况每学年选派中青年干部到东部学校跟岗学习。双方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一体化发展计划、交流管理经验、加强工作总结,共同推动两校现代化治理水平提升。



在医疗卫生领域,九龙坡区同样取得突破性进展。2025年6月,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开诊。这个总建筑面积约23.6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医疗综合体,以“三甲医院”标准建设,设置1200张床位,配备区域领先的医疗设备,包括4条智能检验流水线、一体化复合手术室等先进设施。

新院区注重人文关怀与智慧医疗的融合:建成6个危重症救治中心和16个医疗质控中心;引入院士工作室和博士后工作站提升科研水平。这种“医疗+教学+科研”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本区域医疗服务能力,还将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至周边地区。

从教育均衡到医疗升级,重大民生项目的精准发力,实现了城市服务能级的整体跃升,这些项目既是城市发展的“硬支撑”,更是民生幸福的“软实力”,为打造“东西一体化、全域现代化”大美九龙坡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读


建成行知育才学校、科学城谢家湾学校等4所学校,改扩建铁路幼儿园等5所学校,改造西彭一中等3所学校

执法队伍种类精简44%,执法事项综合率达73.7%;“新型文化娱乐场所监管一件事”入选全市典型

承办市级精品体育赛事活动10场次,组织开展常态化文化惠民活动286场次

深化“141”基层智治体系,每万常住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20人,镇街核心业务上跑道达100%


记者 邬姜 周邦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九龙坡
DeepSeek助手

数据中心

政务公开
可视化系统

政策问答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