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DeepSeek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 >全力推进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

大美九龙坡靓起来·城市“八个一”专项行动 | 精准施策谋蝶变 区域特色尽彰显

日期:2025-08-01


自九龙坡区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实施以来,已历经一载春秋。在这一年里,九龙坡区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城市现代化治理工作,众多项目成果斐然,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其中,在城市“八个一”专项行动中,将精细化治理理念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通过靶向施策、协同发力,在高铁新城建设、商业街区升级、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探索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城市治理新路径。


“大美城区、艺绘黄桷”——文化与艺术交融的街区打造


在“大美城区、艺绘黄桷”项目中,九龙坡区致力于将文化与艺术深度融入城市建设。以黄桷坪涂鸦艺术街区为例,这里本就有着深厚的艺术底蕴,而在九龙坡区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的推动下,街区迎来了全新的蜕变。 



过去的一年里,黄桷坪街道积极探索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新模式,创新打造“艺绘黄桷”项目,采用社区牵头,黄桷社工+专业团队共同参与开展涂鸦志愿服务活动,邀请艺术机构、艺术家及志愿者共同雕琢涂鸦街区的艺术空间,以“建设”为核心,将辖区建筑物外立面变为画布,通过装饰美化老巷子、老房子,实施“涂鸦街区”系列整治,整治面积近2000平方米,让旧街焕发新的活力。



如今,涂鸦街上变化越来越大,曾经“想涂就涂”现象越来越少,尤其是哪吒系列、大师作品以及大型精美涂鸦,每当有人想拿出画笔涂涂画画时,就会有居民、商户上前制止,“别个画得这么漂亮,你就不要去涂了嘛”“这么好的环境,我们要一起爱护”……

涂鸦街上的变化,是大美街区人文艺术的深度融合,是全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生动实践,是社工项目与志愿服务的双向奔赴,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新模式。


“两江四岸”绿道建设——城市生态的延伸


“两江四岸”是重庆最具标志性和辨识度的城市区域,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轴。在“两江四岸”治理提升绿道建设方面,九龙坡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新完成绿道建设13.93公里。这些绿道宛如一条条绿色的丝带,串联起了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亲近自然、休闲健身的空间。以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九龙半岛段)项目为例,该项目起于渔秋浩码头,终于龙凤寺,岸线全长约6.8公里,面积约107.43公顷。整个项目分为生态环境工程、防洪护岸工程、滨江路工程三大板块。我区优先启动了水位线185米以下的一期工程,重点开展生态环境和防洪护岸工程。



针对消落带,通过清渣、平整、固土和覆绿等措施,种植了秋华柳、卡开芦等耐水植物,让裸露的江岸焕然一新。高水位区域则选用本土植物和开花灌草,打造出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同时,新建了三级步道系统、十余处下江梯步和九龙滨江生态广场等,不仅让空间更有层次感,还能满足休闲需求。

在防洪与基础设施升级方面,优化了护岸建设和滨江区域排水设施,为避免硬质挡墙外露,采用缓坡形式加固堤防。也可种植植物,打造出“可生长的防洪墙”,既能防洪挡浪,又能让市民闻见花香。

在步道沿线,种植多种本土植物,形成春夏观花、秋冬赏叶的醇美意境。无论是漫步在亲水道上,还是骑行在活力道上,市民都能感受到四季变换带来的不同美景。


周君记火锅调料历史文化博物馆——传承火锅文化


周君记火锅调料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建成投用,为传承和弘扬重庆火锅文化搭建了重要平台。该博物馆以火锅为代表的巴蜀传统调料、饮食文化为主题,以图文展板、多媒体、场景复原与生产线实景相结合,打造集知识传播、企业形象展示、美食体验于一体的游客互动体验空间。



周君记火锅调料历史文化博物馆分为A、B两个展区。A展区为新馆,位于重庆周君记火锅食品工业园旁边新建大楼二楼,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内容为“其味无穷——巴蜀传统调料文化展”。

走进A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原型为汉代的陶俑厨师形象,案板上有鱼、笋、饺子等食材,随后,“咸、酸、苦、甜、香、麻、辣”7个单元的主题展览一一呈现,包含了各种味道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代表食品等的文图资料、实物展览。这里讲述了7种味道的历史故事和来源,背后的意义和传承,借七味展现中华美食的丰富内涵,诠释五味人生的深刻哲理。在博物馆里,人们既可以感受到关于“味道”的记忆和情感,也能了解“味道”背后的历史和发展。

B展区位于老厂房大楼,分两层,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内容为“知味至味——近代火锅文化展”和周君记企业历史文化展。



空间上,A、B展区以空中廊道相连,串联起不走“回头路”的闭合展线。内容上,以历史时间为总脉络,A展区从先秦时期讲到清代末期,B展区从现代讲到当代。两个展区既相互衔接,又各自独立,为游客提供火锅文化全方位的展示以及具有周君记特色的个性化游览路线。


重庆卫视数字文创基地——开启文创新征程


5月21日,九龙坡区与重庆广电合作打造的重庆卫视数字文创基地正式开园,并发布10个数字文创先锋项目,这标志着九龙坡区在数字文创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重庆卫视数字文创基地依托重庆广电的资源优势和九龙坡区的产业基础,致力于成为重庆文化产业新地标和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建立和打造全国领先、西部一流、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影视文化产业基地。

在开园仪式上发布的10个数字文创项目,产业涵盖影视创作、影像技术、文化传播、文旅融合等多个领域,彰显了基地的产业聚合能力与创新势能,展现出基地构建“内容+场景+产业+消费”全链条生态的广袤前景。

据了解,重庆卫视数字文创基地将重点发展数字影视、数字文创、数字虚拟视觉影像产业,打造影像重庆数字视觉产业链条,构建影像重庆卫视数字文创大厦及线上平台,并将充分链接国内外XR系列、AI视觉影像、3D高端技术、动漫、无人机影像、数字光影、影视剧、微短剧、网络直播等相关内容及高新技术产业板块企业,共同发展,共创未来。

九龙坡区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实施一周年以来,城市“八个一”专项行动通过“大美城区、艺绘黄桷”街区打造等一系列项目的推进,在文化、生态、历史传承和数字文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九龙坡区将继续深化城市现代化治理工作,不断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区。


数读


成渝铁路公交化改造(九龙坡段)累计完成总工程量达55%,西彭站、铜罐驿站有序推进建设

“三清两整三补”深入落实,完成20条迎宾道整治提升

建成彩云湖步道、华岩湖步道等城市绿道18公里

建成谢家湾、黄桷坪、九龙街道3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新增诗歌长廊等新型文化空间4个,共新增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5.38平方米,体育场地设施面积34.5万平方米

新建打造民主村二期、力扬·AIC新里特色商业街区,全区商业街区达16条


记者 范坤民 曹鸣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九龙坡
DeepSeek助手

数据中心

政务公开
可视化系统

政策问答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