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DeepSeek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 >全力推进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

大美九龙坡靓起来·文明城区创建专项行动 | 文明“种子”细呵护 开出满城“幸福花”

日期:2025-08-01


在斑马线前,车让人、人快走,“礼让斑马线”成为“双向奔赴”的温暖;在景区和公共文化场所,开展文明宣传、文明提示和文明引导,增强游客和群众文明意识,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里,各种文明实践活动正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深耕厚植文明沃土,从思想引领到环境整治,从文化浸润到民生改善,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文明城区创建专项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照亮城市发展之路,点燃全民共创热潮,开出满城“幸福花”。 


以素养培育为基 筑牢城市文明思想根基


文明的种子,需要精心播撒才能生根发芽。九龙坡区将市民文明素养提升作为创建工作的“先手棋”,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让文明理念融入城市血脉。



2025年2月,全市“文明行为促进月”在九龙坡区启动,在杨家坪步行街举办的“文明之春”市集成为城中热事。本次市集以“文明在我、文明在小、文明在线、文明在手、文明成风”五大主题板块为核心,通过展示近30项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文化展示和便民服务,吸引了众多市民慕名“赶集”。这场市集,不仅是文明成果的展示台,更是市民参与创建的大舞台。

近一年来,全区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全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1500余场次,深化打造“理耀龙门”宣讲品牌,构建1+9+N宣讲矩阵,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3300余场次,线上线下覆盖220万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共同构建有坚定信仰的城市文明。

在学校,“行走的思政课”广泛利用全区红色资源,让学生们在触摸城市发展脉络中理解文明传承的意义,85场实践课让近万名青少年深受触动;中小学生们参与的植树活动,则让绿色理念在稚嫩心田扎根,74场活动种下的不仅是树苗,更是对生态文明的向往。九龙坡强化巴文化、抗战文化、工业文化等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打造数字国防军事体验中心,依托抗战兵工旧址博物馆聚落、刘伯承六店旧居等,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常态化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强国复兴有我”等宣传教育活动1270场次,不断构筑共有精神家园,鲜明城市文明底色。



志愿服务是文明城市的鲜活注脚。随着“志愿者之区”推进方案的落地,“渝善渝美 志暖九龙”品牌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渗透到城市肌理,爱心义剪、免费磨刀、微宣讲、有奖竞答等服务深受群众欢迎,志愿者们用点滴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


以问题整治为要 推动城市文明成果惠民


从一个个自发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到一场场成风化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再到一项项落地见效的民生实事,无不彰显出九龙坡区在文明城区创建中的为民、惠民、利民导向。



交通文明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近日,九龙坡区文明骑行一件事应用正式上线“渝快办”“渝快政”和城市治理中心平台, 骑手信息注册,通过智能预警引导文明出行,助力城市管理精细化。

交通安全宣教活动也持续走进社区、企业和校园,外卖快递小哥的“文明骑行”培训让配送更规范。针对不礼让行人、乱穿马路等顽疾,执法部门既“严查处”又“重劝导”,斑马线前的停车礼让渐渐成为常态。针对市民反映的“乱停车”问题,我区新建多个小微停车场,创新设置潮汐车位6177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曾经挤占人行道的“僵尸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停车秩序,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各类文明出行举措是九龙坡区涵养习惯,惠及更多人的缩影。“华福大道美每家公交站背后绿化带内行道树被虫蛀空”,如今树木被移走安全隐患消除;“唐家湾社区铁路新村46-47号毁绿种菜现象突出”,现在清理完菜地补种了350余平方米绿植……依托多元共治平台,市民可通过多种渠道反映城市中的不文明现象,“九龙城运通”平台接收的民生诉求全部办结,“今日关注”“见十·网络问政”等监督平台曝光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以问题整治为手段,越来越多人享受到文明创建的成果。

户外广告整改和T型牌灯光改造,让城市天际线更加清爽;500余吨村庄垃圾的清理、129公里边沟的清掏,让乡村环境焕发新颜;二郎街道的8条路段“七乱”整治,让背街小巷从“脏乱差”变“洁净美”;黄桷坪街道2000平方米的涂鸦美育项目,将老旧墙体变成艺术画布……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完成,让文明治理更加惠民有感,犹如点点星光,汇聚成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


以文化浸润为魂 厚植城市文明风尚内涵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九龙坡区将文化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深层支撑,通过丰富精神供给、选树先进典型,让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血脉。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建设,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触摸文化温度。文化艺术“十个一”星光奖的启动,点燃了群众参与文化创作的热情;全民阅读季系列活动贯穿全年,亲子共读、诗词接龙等活动吸引上千人参与;“文艺进万家”惠民演出走进社区广场,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



书香满城是城市文明的生动注脚。在“书香重庆”全民阅读系列评选中,九龙坡区斩获8个奖项,位居全市区县第一,从社区书屋到校园阅读角,从线上读书会到线下分享会,阅读已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 



先进典型是文明的鲜活标杆。今年5月,九龙坡区秦庭群家庭光荣入选全国2025年“最美家庭”,是重庆市唯一入选的家庭。

在九龙坡,像秦庭群这样的热心肠还有很多。仅今年以来,有1人被命名为第十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10个集体获得九龙坡区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8人获得九龙坡区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选树“九龙好人”14人、“重庆好人”1人、市五星级志愿者7人。通过打造“身边好人”微访谈、“文明有我”好人倡议等载体,让千余名“中国好人”“重庆好人”“九龙好人”,300余个文明集体成为文明的践行者、带动者。他们的故事如春风化雨,带动更多人见贤思齐。从街头巷尾的凡人善举到聚光灯下的先进模范,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共同构成了九龙坡的“文明群像”。

数读


开展双城文化艺术周、全民阅读季等文化活动4000余场次,上线“文明骑行”等区级应用10个

累计推进455个城市更新项目落地,持续改造老旧小区,新增园林绿地75万平方米,创新设置潮汐车位6177个,提档升级农贸市场26家,整治背街小巷207条

大力实施市民素养提升、社会风气提振等7大工程,落实32项重点任务,300余个文明集体成为文明的践行者、带动者

全区109个社区“15分钟文明实践圈”覆盖率达100%,注册文明实践志愿者达23.4万人,年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4万场


记者 冉冉/文 曹鸣鸥/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九龙坡
DeepSeek助手

数据中心

政务公开
可视化系统

政策问答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