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政协重庆市九龙坡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35号提案的答复函
区知联会:
贵会提出的《关于以创新驱动九龙坡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第035号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坚持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同时,立足于我区“人文之城”的发展定位,聚焦“人文艺术魅力区”的发展目标,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广融合、巧融合。
目前,我区已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市级旅游管理水平试点城区,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各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3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市级乡村文化乐园和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各2个。
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我区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仍存在短板。贵会在重点内容、服务建设、传播效果三方面问题提出的四点建议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对我区接下来高质量发展文旅事业提供了宝贵意见,我们将认真吸纳,研究落实。
一、 以新思维驱动文旅融合创造力
(一)创新文旅消费模式。发挥九龙美术半岛艺术资源优势,融合“艺术+科技”元素,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节会长江文化艺术周暨中国·重庆国际光影艺术节。节会由灯光影像、灯光艺术和灯光装置三大板块组成,通过投影技术把特定动画投影到物体表面,实现物体与动画的完美融合,为市民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艺术体验,吸引客流近60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5800余万元。
(二)创新盘活街区资源。在“万巷更新,未来可期”民主村城市更新开放季活动中,融入市井、文创和美食元素,将文旅体验带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尺度与温度》主题展览、“时光照相馆”、乐队演出、传承30年的“黄粽仁”风物商店等,共同汇聚出文艺范和烟火气。
(三)创新融合旅游线路。交叉融合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元素,精心策划推出“不忘初心·红色足迹之旅”、“城市记忆·工业发展之旅”、“古镇新村·乡趣休闲之旅”等十大主题游线路,依托已有的文旅资源,打造不同类别的文化体验场景,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二、 以系统观提升文旅融合体验度
(一)推动“文旅+艺术”融合发展。我区不断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通过遗址改造、景观重塑、业态更新和数字化赋能,高标准建设美术公园、艺术博物馆、主题美术馆群落等重点项目,打造一批人文特色街区、文化艺术走廊。以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艺术园区为主景点的“重庆城市文化艺术之旅”已入选全国100条精品旅游主题线路。建设国家级美术产业基地,加强与四川美术学院校地合作,强化艺术业态、城市功能植入,形成富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产业带。
(二)推动“文旅+商贸”融合发展。做大都市休闲文化,以杨家坪—万象城—石桥铺等商圈为重点,全力打造都市休闲旅游集聚区,形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会客厅,扩大“九龙新商圈”的文旅消费份额。积极开展石桥铺片区改造,注入国潮、艺术、电竞、文旅等业态,培育文旅商游融合发展生态圈,打造文旅娱一体的互动型消费中心。近年已研发文创产品旅游商品35件,获国家级奖项2个、市级奖项5个,产品销售额累计超7000万元。
(三)推动“文旅+生态”融合发展。积极推动中梁山、华岩旅游区、重庆西站等连片发展,以“大城中梁、天下名山”为目标,大力实施中梁山云峰生态搬迁,落实好“四山”保护任务,加快推进普贤院、龚晴皋故居等项目建设,聚力打造以文化创意、生态康养、旅游集散为主导的特色生态文旅集聚区。
(四)推动“文旅+乡村”融合发展。以铜罐驿、西彭、陶家为重点,依托中梁山、大溪河、英雄湾村、真武宫村、长安村花果山等,高质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一批智慧田园、智慧果园。重点推进铜罐驿大英雄湾美丽乡村建设、重庆英雄湾乡村振兴学院(二期)、陶家清栖谷3A创建等项目,并结合乡村振兴实地建设项目,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其中,铜罐驿镇英雄湾村成功上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西彭镇真武宫村、铜罐驿镇英雄湾村获评重庆市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
三、以数字化创新文旅融合生命力
(一)构建数字媒体传播矩阵。统筹办好区文化旅游委官方微信、微博、“爱上九龙坡”抖音号、“区文化馆数字文化平台”小程序、区图书馆官网等。2022年,九龙坡官方微博综合影响力名列全市文旅系统区县第一,抖音、视频号“九龙坡”话题播放量超2.2亿次,文旅宣传在全国主流媒体上稿200余条,创历史新高。《九龙滩》、《华岩禅林》两件视频作品入选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指导,中国旅游海外推广网主办的“中国最美四季”展播。
(二)推动数字文旅产业发展。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丰富个性化、定制化、品质化的数字文旅产品供给。围绕数字文创、文化艺术领域与40余家企业对接招商,已签约项目投资额20亿元,加快洽谈引进北冥有声·喜马拉雅重庆数字声谷创新创造中心、快看世界西南总部、赛伯元宇宙数字文化创新产业园等项目。支持五洲世纪文化科技、重庆广电数字传媒等企业上市,支持规上企业做大做强。
(三)推进文旅资源数字化。持续深化“互联网+文旅”,提升文旅核心吸引物的创意和科技含量。与四川美术学院联合推出“ART游重庆”、“ART看重庆”两个微信小程序。在现场通过AR技术可将川美不同时期校门、九条金线交织成龙等虚拟景象叠加到现实场景,产生丰富立体的效果。线上通过VR技术可足不出户游览热门景区与艺术展览。区文化馆依托重庆群众文化云平台,推出线上学才艺、订场馆、赏艺术等线上服务;区图书馆官网整合链接数字资源,开通有声阅读、国图公开课、九龙坡区人文资源数据库等专栏;区文物管理所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冬笋坝遗址线上成果展,以VR技术720°全景展示遗址挖掘成果,包括“渡魂之舟”、“卫戍之器”、“饪食之皿”、“巴文化重要遗址分布图”等内容,并配有文字解说,全方位展现我区考古成果。下一步将继续着力打通文旅资源与群众的传播屏障,开发“九龙文旅” APP和微信小程序等智慧旅游客户端,助力九龙坡文旅资源通过线上传播渠道走向全国。
四、以可持续塑造文旅融合价值观
(一)弘扬“九心归一、龙行天下”人文精神。坚持以文立城、以文兴业、以文塑人。围绕巴渝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工业文化等,与院校、专业机构合作,开展历史、社会、人文等课题研究,创作具有本地特色的文艺精品,深入阐释九龙坡区文化的发展脉络,推动文化同城市共繁荣、同文明共呼应。2022年,我区原创曲艺作品《英雄机长》、音乐作品《心中的小萝卜头》荣获全国最高文艺奖项“群星奖”入围奖,获重庆市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取得历史性突破。广场舞作品《陶家汉俑》获市级比赛“优美队伍”称号。“巴风烈烈——冬笋坝巴人遗址考古成果展”入选文博圈全国精选100大展。
(二)开展文艺精品展示演出。组织优秀剧目参加各重要时间节点展演活动,做好戏曲进校园、演出进社区等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健康向上、富有内涵的文化内容。举办“文化强市 艺术育城”九龙坡区魅力人文艺术季系列活动、与市曲艺团、芭蕾舞团、川剧院、京剧院、歌剧院、交响乐团等9大市级院团合作,引进音乐、戏剧、舞蹈等精品演出61场次。
(三)丰富各类群体文化生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文联大舞台、广播电视文艺“星光奖”等各项特色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关心关爱儿童、老年及特殊人群,组织参加“红岩少年”等品牌阅读大赛,开展老年群体数字技能和文化艺术培训,支持盲人图书馆等特殊文化服务。
此答复函已经区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赵玮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3年6月8日
(联系人:李在涵;联系电话:68037271,1573612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