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背景及依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加快落实全市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根据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做好“十四五”区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方案>的通知》(九龙坡府办发〔2020〕124)要求,充分衔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等市级系列专项规划,紧密结合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2022年区政府工作报告等相关内容,编制形成《九龙坡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发展环境和总体要求
(一)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是九龙坡区围绕“三高三宜三率先”发展愿景,爬坡过坎上台阶、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九龙坡区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二)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九龙坡区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文物、广电等事业发展,实现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旅游产业稳步提升,为“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事业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紧抓重庆市建设文化强市、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大机遇,按照九龙坡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锚定“三高三宜三率先”发展愿景,持续提升文化事业质效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有力支撑九龙坡区建设科学之城、人文之城,持续助力重庆市打造“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人文艺术魅力区。
2.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服务为民。二是坚持文化铸魂。三是坚持旅游营城。四是坚持融合发展。
3.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传承利用进一步加强,城市文脉和人文内涵更加彰显,文化强区、文博大区、旅游名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努力建成独具特色的人文艺术魅力区。
一是文化事业发展实现新进步。到2025年,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800平方米,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区级以上文保单位“四有”完成率达100%,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到107个项目以上。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到2025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以上,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70家。
三是旅游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到2025年,全区新增3A级以上旅游景区3个,A级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940万人次/年,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
四是文旅融合发展进入新境界。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文化“铸魂”和旅游“赋能”功能明显增强,形成山水之美与人文艺术相得益彰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三、主要任务
(一)全域布局,构建文旅发展新空间。明确以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基本路径,以重大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构建起长江魅力滨江轴、中梁山绿色生态轴“两轴”传动,长江文化艺术湾区(九龙美术半岛)、中梁山—华岩生态旅游区、都市休闲文化体验区、农工文旅融合发展区“四区”联动,特色文化街区、文化创意园区、文旅综合体等“多点”交相辉映的“两轴四区多点”(2+4+N)文旅发展空间格局。
(二)强基铸魂,树立文旅形象新品牌。一是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强区;二是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特色,创新文物展示展陈方式、提升博物馆展陈建设水平,聚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文博大区;三是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一批高品质旅游景区和旅游品牌,推出一批富有影响力的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推进独具魅力的旅游名区建设。
(三)融合创新,打造文旅产业新体系。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推动文化艺术、文化创意、文化商贸等重点领域提质增效;二是突破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重点发展艺术文创游、都市休闲游、文博研学游、生态度假游等业态,持续提升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三是积极培育文旅融合业态,把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景点、融入城市街区、嵌入美丽乡村,推进文化旅游产品、业态、服务方式创新。
(四)改革赋能,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一是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为引领,打造文旅消费首选目的地、文旅消费品牌集聚区和文旅消费服务示范区,助力九龙坡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二是优化文化旅游消费环境,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和行业服务水平。
(五)开放合作,塑造文旅交流新格局。一是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以巴蜀文化为纽带,深入推动巴蜀文化交流互鉴,共同讲好巴蜀故事,传承巴蜀精神;二是坚持与时代趋势精神共振,不断加大文化旅游宣传力度,拓展文化旅游推广渠道,着力提升九龙坡城市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全方位保障规划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加强政策引导,三是加强资本支撑,四是加强安全管控,五是加强统计监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