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DeepSeek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预算/决算 >区级财政预决算情况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关于202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

关于202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5725日在区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

区财政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规定,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5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5年上半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760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39.97%,同比下降37.8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00929万元同比下降16.09%非税收入完成86679万元、同比下降61.15%;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收入248128万元,其中: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823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2989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80482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716218万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96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89389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668989万元。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9600万元,同比增长1.06%,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教育支出149752万元,同比增长31.55%,完成预算的52.08%。主要用于:支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巩固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特色高质量发展,落实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支持新时代教育强区建设。其中,安排38360万元,用于学校建设、校舍维修和设备购置;安排24540万元,落实民转公学校“两自一包”政策;安排10785万元,用于学前教育专项;安排4894万元,用于各阶段学生资助;安排4572万元,用于校园安保。

——科学技术支出14349万元,同比增长3.05%,完成预算的79.77%。主要用于:支持产业技术创新、重点科研平台建设,资助科技计划项目,奖励科技创新专利等。其中,安排9915万元,用于支持“双倍增”行动计划、“星耀龙珠”行动计划、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等;安排3546万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发展等。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123万元,同比下降0.89%,完成预算的43.69%。主要用于: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促进文旅体融合发展,加快实施文化惠民项目,推动融媒体和体育事业发展。其中,安排2203万元,用于“三馆一中心”免费开放;安排1234万元,支持新媒体运行发展和政务平台建设。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0852万元,同比下降12.16%,完成预算的39.37%。主要用于: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和补助、残疾人救助、退役安置、就业创业补贴等。其中,安排10991万元,用于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退役安置、烈士纪念设施维护等;安排4824万元,用于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和临时救助;安排3241万元,深化“双就近”就业机制,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安排681万元,落实市区两级惠残政策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卫生健康支出39348万元,同比增长9.42%,完成预算的38.58%。主要用于:全民医疗健康保障、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其中,安排5736万元,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安排5207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安排2980万元,用于计划生育家庭补助;安排1750万元,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

——节能环保支出13717万元,同比增长10.00%,完成预算的28.96%。主要用于:支持城市长效管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等。其中:安排2680万元,用于城镇垃圾收运及处置;安排2000万元,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运维及排水设施维护;安排1715万元,用于西部(重庆)科学城九龙坡片区水系综合治理。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0439万元,同比下降57.58%,完成预算的32.25%。主要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管护,城市品质提升等。其中:安排8418万元,用于老旧管网改造;安排7300万元,用于科学大道征地拆迁项目。

——农林水支出8968万元,同比增长0.17%,完成预算的32.65%,主要用于:乡村振兴、林业生态保护、水利发展与运行维护、惠农补贴等。其中:安排1787万元,用于乡村振兴建设发展;安排1037万元,用于农业生态保护、农业产业发展及耕地建设与保护;安排380万元,用于水利运行及维护。

——交通运输支出4300万元,同比增长39.75%,完成预算的29.06%。主要用于:道路建设及附属设施维护。其中:安排1349万元,用于九港大道路面改造整治;安排387万元,用于危桥整治;安排173万元,用于国道省道清扫保洁。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392万元,同比增长156.65%,完成预算的15.33%。主要用于:工业信息化建设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等。其中,安排1530万元,用于支持工业企业稳增长、工业提振和升规入统等。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561万元,同比下降34.46%,完成预算的29.25%。主要用于:外贸基地转型升级、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中央外经贸发展、民贸民品发展等。其中:安排255.18万元,用于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安排108.7万元,用于支持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住房保障支出22345万元,同比增长8.94%,完成预算的31.64%。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等。其中:安排4870万元,用于保障性住房补助支出;安排2340万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311万元,同比增长9.72%,完成预算的48.15%。主要用于:推动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提升应急救援和急难险重任务处理能力,保障巨灾保险等。其中:安排1694万元,用于全区应急救援、安全生产、整治安全隐患等各项经费保障。

——公共安全支出41038万元,同比增长21.16%,完成预算的57.77%。主要用于: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保障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动平安九龙坡建设。其中,安排2046万元,用于常态化扫黑除恶、政法业务装备、执法办案;安排1302万元,用于应指工程、雪亮工程、交通设备维护更新及大数据建设;安排263万元,用于公共法律服务、社会化治理、普法宣传等。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1652万元,同比增长45.54%,完成预算的45.75%。主要用于:保障党政机关履职,统一战线及民族宗教发展经费支出。

——债务付息支出16954万元,同比增长19.34%,完成预算的67.40%。主要用于:一般债券付息。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5年上半年,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7950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81700万元,收入总计661296万元。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2528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82200万元,支出总计507483万元。其中,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25283万元,同比增长16.97%,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城乡社区支出213701万元,同比下降27.14%,完成预算的65.02%。主要用于:还本付息、化解隐性债务及城市更新。其中:安排111717万元,用于土地成本返还;安排40160万元,用于隐性债务化解;安排15345万元,用于城市更新项目建设。

——债务付息支出43964万元,同比增长29.63%,完成预算的44.93%。主要用于:专项债券付息。

——其他支出163805万元,同比增长350.25%,完成预算的1304.49%。其中:安排160773万元,用于专项债券项目建设;安排福彩公益金1859万元,用于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社会化运营。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5年上半年,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99万元,收入总计399万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99万元,主要用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二、2025年上半年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一)扩总量、提质量,增强保障能力。平衡好“收”与“支”的关系,坚持开源节流两手抓,不断增加财政可用财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支撑。一是拓财源。树立“大财政”意识,全力抓好税收征管,全面规范非税征缴,积极改善土地收入预期,全力以赴组织财政收入。1—6月,实现综合财力103.01亿元二是强争取。把握中央政策导向、市级资金投向和区级发展方向,出台《九龙坡区争取上级资金成效评价体系》,实行区委常委会定期晾晒、考核激励,有效督促各单位全力争资。1—6月,争取上级资金51.46亿元,同比增长42.23%三是优支出。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优化财政支出,1—6月通过压减部门一般性支出、压减聘用人员、调整公用经费标准、实施“城市大综合一体化”管理、严格投资项目预决算审核等措施,节约资金超13亿元,把有限财政资金花在刀刃处、紧要处。

(二)兜底线、保重点,夯实发展根基。把握好“大”与“小”的关系,强化资金资源统筹,保持较高支出强度,切实增强对基本民生和重大战略的财力保障。一是增进民生福祉有“温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1—6月,一般公共预算区级支出47.96亿元,同比增长1.06%,教育、科技、节能环保、卫生健康、农林水等重点领域支出保持正增长。二是激发市场活力有“力度”。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执行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6.22亿元。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安排资金2.4亿元,落实投资补贴、研发补助、贷款贴息等财政奖补政策,引育并举发展新质生产力。安排财政补贴资金0.42亿元,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潜力、释放内需潜力。三是推动区域发展有“速度”。支持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建设,加快“一园两体系”构建,安排资金13.3亿元,推动科学大道二期、西彭黄磏港等重大项目加速建设。安排资金1.5亿元,助力园区产业培育、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围绕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安排财政资金6.68亿元,支持基础设施优化完善、城市更新高标推进。

(三)推改革、破难题,提升治理效能。解决好“破”与“立”的关系,以改革为动力,向管理要效益,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一是加力推进财政管理改革。承接全市加强全面科学管理、促进财政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任务,开展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扩大有效投资改革两项试点,全力破基数、保重点、强统筹、提绩效。实施镇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托底保障、发展激励,推动形成权责配置更加合理、收支管理更加规范、基层保障更加有力、贡献激励更加有效的财政体制。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项目全周期绩效管理,完成4955个项目绩效自评、涉及资金235.33亿元,对7个项目、1个部门开展重点绩效评价,配合区人大对楼宇发展情况实施再评价,评价资金规模1.99亿元。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质效清理,对2025年新增项目支出事前绩效评估和2025年预算绩效目标编制质量开展抽查核查,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三是有序推动资产盘活攻坚。建立“1个指挥体系”、明确“3项工作机制”、设立“7个作战单元”,深挖资源资产潜力,聚焦闲置资产去化,全力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16月,盘活国有资产41.5亿元、回收资金28亿元。

(四)守底线、强监管,防范重点风险。统筹好“稳”与“进”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把风险防范贯穿财政管理全过程。一是严守政府债务底线。逗硬落实“631”偿债机制,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体系,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按期兑付法定债务本息,全力保障到期债务接续,全区债务违约事件“零发生”。16月,化解棚改债3.41亿元,压降融资平台高息债务17.97亿元、压降融资平台“双非”债务7.23亿元,实现“双清零”,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二是严守“三保”支出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持续加强库款调度,实时跟踪监测财政运行状况。16月,实现“三保”支出30.8亿元,基本民生、人员待遇均及时兑现、应保尽保。三是严守财经纪律底线。扎实开展2025年度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聚焦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牵头推进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突出问题整治、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和关于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报酬不能按时发放问题整治,严厉打击财务会计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财政“紧平衡”态势持续,完成全年目标面临问题和挑战。一是收入增长困难。税收收入增长乏力,非税收入进度缓慢,土地市场持续低迷,财政收入组织难度较大。二是支出保障承压。“三保”、城市运维等刚性支出体量大,各领域需求持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是债务化解任务加重。债务总体规模大、化解任务重、还本付息压力大,政府债务风险仍需持续关注、有序管控。四是资金绩效仍需提升。部分单位资金使用绩效不高,财经纪律执行不到位,财政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以上问题,区政府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化解矛盾问题和风险隐患,确保财政持续平稳运行。

三、2025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市、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1167”总体思路,立足“两区两地两城”建设,围绕“七件大事”,加强资金统筹保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风险防范化解,更好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以“大财政”理念统筹财源。聚焦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强化财源培育,协同抓实税收征管,全面规范非税征缴,聚力做好土地文章,多措并举夯实财力基础,力争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主动对接、精准把握一揽子增量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全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积极为区域发展蓄能增势。

(二)以“增绩效”导向优化支出。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强化财金政策协同,兜牢兜实民生保障底线,全力支持重点任务落地。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专项债等资金使用进度,全力支持项目建设,放大政府投资带动效应,全方位扩大需求、提振消费。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细化完善区级增收节支系列举措,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财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更加高效。

(三)以“稳节奏”步伐深化改革。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深化预算绩效管理,优化园区财政管理体制,提升财政资金效益和财政治理效能。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聚焦“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积极构建全量化、数字化国有资源资产管理体系,推动国有资产市场化盘活取得新成效,最大限度把闲置资产“用起来”,让城市资源“活起来”。

(四)以“守底线”思维防控风险。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严格贯彻区委“控总量、优结构、防变量、严监管”要求,全力守牢债务风险防控“底线”“红线”。持续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加强与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做实问题查找、整改落实、线索移交各项工作,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财政防风险、保平衡、促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下半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区经济社会发展“1167”总体思路,下定决心、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民理财,为奋力开创“东西一体化、全域现代化”大美九龙坡新局面积极贡献财政力量!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九龙坡
DeepSeek助手

数据中心

政务公开
可视化系统

政策问答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