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区发展改革委

区发展改革委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4-03-12

按照《关于报送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的通知》要求,现将区发展改革委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法治协作联动。一是加快推进“新龙通办”。结合新龙两地实际,在第一批71项“新龙通办”事项清单基础上,新增发布第二批127项“新龙通办”事项清单,涉及两地税务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等11个政务服务部门。二是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协作。协同合作联合成都市新都区生态环境局、成华区生态环境局在我区大溪河、桃花溪等流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邀请成都市成华生态环境局来我区调研交流,实地查看我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彩云湖污水处理厂等4个点位,共享大气联防联控、执法协作、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共商环境治理方案,探索一体化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市场监管领域协作。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三品一特”安全监管,建立定期联席机制相互通报两区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和风险防控信息;加强“两品一械”监管经验交流,开展化妆品监管线上经验交流会,对异地作业的无损检测机构、检验单位、电梯安装维保单位开展交叉检查;强化执法办案交流合作,向新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涉网、“铁拳”行动典型案例10余件。四是加强交通领域协作。积极与新都区探索建立两地交通运输领域跨区域协同监管机制,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及企业源头治理工作。五是加强法院执行协作。我区法院共受理新都区法院执行委托案件37件,办结37件;新都区法院受理我区法院共执行委托案件4件,办结4件,双方相互委托事项办结率100%

(二)强化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法治保障。一是积极布局重大项目,优化物流体系布局,通道建设格局基本成型。扎实推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按照成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提速、前期项目抓保障的原则,制定“三张清单”,统筹项目建设进度,全力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卡点难点,加快通道能级提升。渝昆高铁在全市率先完成交地,成渝铁路提前开展节点性施工,江泸北线高速、黄桷坪长江大桥、李家沱复线桥等对外通道快速推进,轨道交通18号线、27号线、陶家隧道、大九滨路连接道等加快建设,红岩村桥隧、快速路二纵线、四纵线嘉南线三期顺利通车。特别是在国家部委和市级部门的支持下,充分发挥通道对产业集聚和货物疏解的重要作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天然禀赋,科学布局重庆港主城港区黄磏作业区项目,重点利用成渝铁路黄磏站、重庆绕城高速、科学大道九龙坡段等节点项目,全力助推铁公水立体互联的多式联运网络,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努力建成西部(重庆)科学城九龙坡片区重要的对外门户。二是聚焦产业链提升,增强数字赋能,通道便利性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全面梳理全区重点产业链条,聚焦汽摩、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出台并推动实施全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补链延链稳链强链,加快补齐短板,持续锻造长板,支持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深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积极发展软件及信息技术、新兴金融、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等服务优势产业。积极拥抱数字化,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助力打造数字内容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力支持中新(国际)数据通道产业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数据带通道、通道带开放、开放带发展的国际数据通道产业生态新模式逐步形成,要素流动集聚和辐射扩散能力持续提升。三是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多渠道筑牢“资金池”,通道和产业基础设施持续夯实。实施“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通过转变观念、拓展思路、创新举措,全力包装策划项目,为通道建设和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对标世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体系指标设置,更新完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和分管区领导任组长的22个指标专项工作小组。新增互联网报装、反垄断竞争、科技创新等3个专项小组,办公室下设法治、数字技术应用等2个保障组。组建统筹工作专班和指标工作专班共计120余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格,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二是完善政策体系。推出一批创新性强、影响力大的突破性改革措施,构建科学完备政策体系。2023年围绕市场准入、办理建筑许可等18个方面,对108项市级改革举措进行区级任务分解,通过探索提出便企利民改革举措,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聚焦“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推开“支持市场主体发展36条”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构建“横向联结、纵向贯通、层级清晰、业务协同”的政策“一张网”。三是创新涉企服务。探索实行涉企事项“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工作制度,以转变“多头多层重复检查”的现象为切入口,推行“企业无扰日”、开展柔性执法、强化纪检监督等,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工作。推进政商关系“亲清共进”。以融洽政企交流,助推企业发展为目标,建设全市首个“九久满意·亲清联盟”政企交流平台,依托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建立“4+14”的运行架构,形成“企业吹哨出题,部门报到答卷”的沟通服务新格局,打造具有九龙坡辨识度的“亲”“清”政商关系特色品牌。四是培育典型案例。深度挖掘,定向培育,重点打造,努力形成一批制度创新和特色亮点。重庆日报以“九张金名片”为主题对我区的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专题系列报道,刊发我区“‘水电气讯’联合报装利企便民”“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等多项亮点成效和典型案例。2023年《九龙坡区聚力锻造营商环境“九久满意”服务品牌》《九龙坡区多措并举优化包容普惠创新环境》等4项经验做法获市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案例集》刊载。五是完善监督考评。围绕营商环境考核指标提升“抓两头、促中间”,督促各专项牵头单位针对市对区考核问题开展自查,并梳理整改计划、整改完成时限,着力增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制定《“亲清联盟”运行质效评价指标体系(送审稿)》,对区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专项小组牵头单位进行考核,进一步强化企业问题诉求督查督办,切实提升企业满意度和感知度。

(四)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一是高质量完成审批服务。深入推进告知承诺制,在企业资质办理、企业经营许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领域实施涉企经营告知承诺制度,大力提高审批效率。目前办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1033件,证明事项11424件。继续缩减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社会投资项目备案为即办件,社会投资项目核准、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可研、概算办理时限均缩减为3个工作日。全年完成1271个项目审核备案,其中政府投资审批项目926个(立项批复450个,可研批复179个,概算批复297个),社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345个(备案343个,核准2个)。二是做好审批服务创新。开辟绿色通道,对后续确能完善容缺手续的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容缺受理”。同步推行“容缺受理”闭环管理,做到“容缺有据、容缺有诺、容缺有结”。加速推进杨家坪中学A区改扩建工程等32个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从“容缺受理”实际效果看,已到期的24个容缺受理项目均已补齐容缺受理手续。推行“容缺受理”,对于加速推进市区重点项目、争取中央资金项目、争取债券资金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有重要作用。三是推动市场准入改革落地落实,工作质效稳步提升,经营主体总量保持全市第一。制定实施《九龙坡区清廉市场建设试点示范市场准入工作方案》《九龙坡区全面提升市场准入效能工作推进机制(试行)》等文件,全面推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工作落地生根。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深度融合,与许可准入措施动态衔接。梳理行政权力清单,促进审批标准化,确保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发布《关于建立市场准入违规问题投诉举报受理反馈机制的通告》,建立统一的投诉举报渠道及受理处置机制。推动卫生健康、民政、住建等19个领域主管部门建立相应投诉举报渠道,均在“渝快办”公布。

二、2023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我委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要负责人扎实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全民守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切实履行好法治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方式开展学习研讨,积极构建起多层面、立体式的学习体系,使全委干部职工进一步掌握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内容,牢固树立为民服务、便民服务的思想意识,积极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三、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营商环境方面,数据共享渠道不畅通。市区两级的数字服务体系尚未有效打通,“数据壁垒”“数据烟囱”仍然存在,部分数据共享流程仍较复杂,供需标准对接不畅,政务服务便利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加强通道建设,物流相关的问题。重庆位于内陆,物流还是处于劣势,陆海新通道虽然能缩短运输距离,但实际会增加运输成本,港口铁水联运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举措

(一)进一步营造法治氛围。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和市委各项部署要求,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一体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奋力开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新局面。不断深化法治理论学习,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组织全委干部职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全委干部职工法治理论素养。结合职能职责,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继续加强区域沟通交流,聚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法治协作联动。一是持续落实“川渝通办”“新龙通办”,深入两地对接交流,进一步开发具有两地个性化、特色化的通办事项,持续推进基层镇街“川渝通办”。二是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大气联防联控、执法协作、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知识产权等领域开展重点合作,深入落实川渝异地消费维权机制,共同营造良好环境。三是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畅通诉讼服务、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面加强区域重大案件协作、有力推动纠纷化解智治融合等方面,积极打造区域司法协作的高水平样本。

(三)进一步创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要素保障环境,健全和落实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三服务”机制,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放管服”改革和“一件事一次办”为抓手,着力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聚焦经营主体关切和群众关心的事项,不断精简审批事项,优化服务流程,构建“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体系。

(四)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工作。高质量完成工程审批服务。严格按照政府投资范围三张清单开展审批,对不属于支持保障清单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继续提速重大项目审批进度,跑出审批“加速度”。继续优化“容缺后补”机制,加强容缺受理闭环管理,做到既加速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速度又避免“容缺未补”情况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中心

政务公开
可视化系统

营商环境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