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隧道工程建设完成68% 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交通路网通行能力
九龙融媒讯(记者 廖婉廷 周邦静 摄影报道)2月10日,天气晴好,陶家隧道项目现场正按进度有序施工。白彭路立交下穿道主干道路段,挖掘机正在进行土石方回填。5公里以外的陶家隧道中,工人们正在对隧道内的交安、机电、消防等设施设备进行安装……据介绍,当前陶家隧道工程一标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8%,计划2025年10月完成主体工程结构物施工。
多方保障为工程建设扫清障碍
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月9日,陶家隧道工程复工,工人们陆续返岗。路基队炮机司机骆双林正在对白彭路立交转换道路路面实施破除工作。待破除工作完成后,该路段将进行雨污水管道施工,为电力公司提供改迁路由……一项项工作正按照施工进度有条不紊进行着。
记者了解到,早在2024年底,该工程就做好了2025年春节后复工复产所需物资,并对工作进度进行了详细安排。为确保项目建设安全和质量,该项目由安全总监、项目总工担任组长,分别分管安全和质量,施工前,制定安全质量奖罚制度,做好施工方案、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人员进场安全培训工作,施工过程做好“三检制”。
陶家隧道工程主要工程包括1座互通式立交,3座简易立交,特长隧道1座(陶家隧道,双向6车道,隧道长3.63km),综合管廊1座。其中,特长隧道的建设是重中之重,也是难度最大的工程。“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复杂,隧址穿越中梁山观音峡背斜,存在岩溶、岩溶水、地下暗河、断层破碎带、夹煤层、瓦斯等不良地质,给隧道施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隧道本身地质环境复杂外,影响工程施工的“拦路虎”还有很多。例如:多条既有铁路横穿本项目,施工手续复杂;项目红线内还涉及各类需要迁移的燃气、电力、通讯等管道,多达百处。
为此,项目建设遵循“动态设计、动态施工”原则,采用TSP、地质雷达、红外探水、超前钻孔等方式,实时准确掌握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状态,成功解决了地下暗河、溶洞等不良地质的施工难题。同时,针对隧道进口临近既有铁路兴珞线、陶铜联络线施工,参建公司成立专班对接成都铁路局,采取“分段审批、分段施工”的方式,快速解决了涉铁施工手续。
为推动项目顺利实施,我区提前100天完成945亩征拆土地移交,并通过市区联动、多方协同,解决了隧道主线开口、道路优化调整等问题。
去年5月14日,隧道顺利实现双洞贯通,标志着该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陶家隧道工程一标段项目部常务副经理伍银介绍说,截止到目前,隧道工程完成全部掘进支护和二次衬砌,目前正在进行机电安装;道路工程完成土石方挖填的90%,目前正在进行路面结构施工;桥梁工程完成主体结构的85%,目前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和铁路下穿桥桩基施工;综合管廊完成主体结构的85%,目前正在进行剩余主体结构施工;排水工程开累完成30%,目前正在进行雨污水管道的安装……各项工作都在按进度实施,确保如期完工。
东西通勤时间将缩短至半小时内
进一步加快东西一体化进程
陶家隧道工程是重庆市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线路整体呈东西走向,起于绕城高速西侧九龙坡与江津交界处,途经陶家镇,以特长隧道形式穿越中梁山,经跳磴、小南海等片区,终点接快速路二纵线李家湾立交。
其中,陶家隧道工程一标段全长7120米,包括路基3713m、桥梁1357m、下穿道240m、隧道1810m,以及南北大道立交、白彭路立交、铜陶路立交3座立交。主线设计为双向6车道,辅道为4车道,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中梁山的穿山交通压力,同时九龙坡区东西片区通勤时间将缩短至半小时内,进一步加快东西一体化进程,提升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交通通行能力。此外,还将缩短小南海片区、跳磴片区及中心城区南部片区至江津方向的车程,加强大渡口区与九龙坡区的交通联系,同时新增一条中心城区前往江津、永川等地的快速通道,完善和丰富九龙新城区域交通路网建设,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据介绍,陶家隧道一标(九龙坡段)预计2026年4月完工。家住陶家镇的姜女士非常关注陶家隧道工程的建设情况,每日她往返于陶家与杨家坪两地,从跳磴上二纵线经二郎到杨家坪,自驾通勤时间在40多分钟。“期待陶家隧道工程早日通车,减少通勤时间,增加出行选择。”姜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