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重庆市独角兽、瞪羚企业榜单发布 我区两家企业上榜
九龙融媒讯 (记者 廖婉廷)8月22日,以“聚势未来 资本赋能”为主题的重庆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布暨产融对接活动举行。2025年重庆新增独角兽企业2家,潜在独角兽企业5家,瞪羚企业70家,分别累计达9家、21家、217家,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列全国城市第9、西部城市第一。其中,九龙坡区新增2家瞪羚企业。
持续技术创新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记者了解到,此次我区新增的两家瞪羚企业,分别是重庆华云气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重庆先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华云气象以气象探测产品和装备技术保障为核心,发展成为在气象探测产品及设备研发、装备技术保障、信息系统集成、重大气象工程建设等领域的高新技术科技企业,是重庆地区门类最全,规模最大,唯一覆盖“天地空”一体化综合性气象探测仪器装备和服务供应商,业务覆盖气象传感器、气象设备集成、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雷达集成、大数据融合与应用、专业气象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等,主要服务于气象、环境监测、应急减灾、农业生态、交通、农林水文、民航、智慧城市等行业。近年来,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取得多项研发成果,通过自主研发获得台站气象业务数据管理系统、气象数据质控系统等3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获得气象专用电子信息采集仪、稽核采集器等4项新型实用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2021年首次通过了重庆科技型企业入库,2022年被评定为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3年成功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先锋智能主营业务及产品服务是助力于高端摩托车的电子化、智能化产业升级。近三年来,该公司为重庆本土品牌宗申赛科龙、隆鑫无极系列,春风动力450系列高端摩托车打造了多款智能化电子产品,为整个重庆摩托车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公司为进—步提升高端摩托车市场竞争力,与多家主流车企建立战略合作,持续技术创新,加快国内高端摩托车的全球化市场布局。
近年来,重庆高度重视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出台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工作方案,持续完善培育体系、强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生态,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瞪羚企业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共计713.7亿元,净利润52亿元;上一年度研发费用38.4亿元,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5.2%,10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20%;瞪羚企业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32.6%,有12家企业超100%。当前,九龙坡区共有13家瞪羚企业,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用好平台和政策
积极做好服务与培育工作
据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企业服务及培育工作,区经济信息委积极用好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效。通过用好市级“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搭载区级“九久满意·亲清联盟”政企交流平台,常态化开展企业专员服务,推动解决企业困难问题。1—7月,“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已收集录入服务企业事项706条,办结率及企业满意率均为100%。
同时,用好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发展。抢抓国家“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全力争取上级资金,今年以来共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资金、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等48个项目资金。做好区级政策兑现,今年以来兑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稳增长等政策资金1.3亿元。加快制定《九龙坡区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
此外,区经济信息委还通过强化企业培育,激发创新活力。联合新都区举办供需对接大会,开展“渝赛计划2.0”专题活动。支持国创轻合金研究院中试平台入选首批工信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西南铝热轧板焊接技术大模型申请市级垂直大模型揭榜,中煤科工矿用钻探装备制造工厂入选市级未来工厂。重庆通服进入重庆市“北斗星”软件企业培育库,重通建、信通设计院等5家企业进入重庆市“启明星”软件企业培育库,南华中天、英卡电子等10家企业获评国家鼓励的软件企业、居全市第1。
接下来,区经济信息委将狠抓项目推进,积蓄发展动能。聚焦工业领域包括在谈、拟签约、开工、在建、技改扩能、投产、升规入统、达产等八类项目持续发力。加快推动西川汽车标准件制造基地等招商项目落地、西南铝产能提升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