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统筹发力 筑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硬支撑
名校西拓 优质资源落地生根
教育优质均衡的关键,在于让优质资源打破地域界限。九龙坡区通过“名校+新城”的布局模式,将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向西部延伸,为九龙新城注入教育新动能。
九龙新城谢家湾学校的落地,让谢家湾学校的优质基因在九龙新城生根发芽。这所涵盖幼儿园至初中的公立学校,2022年6月开工建设,2024年9月正式开学,从硬件到软件都延续了“谢家湾”标准,让九龙新城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同等质量的教育。
与九龙新城谢家湾学校隔路相望的重庆市育才中学校九龙新城校区,则让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九龙新城绽放新枝。校区坚持“硬件提质与师资引育并举”,以优质办学条件筑牢优质均衡根基。高标准建成教室、实验室、多功能文体场馆等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套完善的办公保障体系与舒适的育人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主动请缨到九龙新城校区任教。
两所名校的落地并非偶然,而是九龙坡区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的战略之举。依托《重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2024—2035年)》,九龙坡区将优质教育资源向西三镇倾斜,通过新建名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九龙新城片区从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域,一跃成为科学城教育发展的新标杆。
片区焕新 教育赋能美好生活
名校的扎根,不仅改变了九龙新城片区的教育生态,更深刻地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区域的发展格局,让“教育改变生活”成为可见可感的现实。
最直接的变化,是家长择校焦虑的缓解和教育成本的降低。如今,九龙新城谢家湾学校及重庆市育才中学校九龙新城校区的开学,更让片区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从小学到初中乃至高中的优质教育衔接。
教育品质的提升,更让学生的成长之路更加宽广。两所名校的入驻还带动了片区原有学校的发展,通过师资交流、教研联动等方式,促进区域教育整体提质。教育的蝶变更激活了区域发展的“一池春水”。依托“产教城融合”理念,两所名校的落地不仅缓解了区域学位压力,更成为吸引高素质人才扎根科学城的关键因素。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带动了交通、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扎根西彭,为本地铝产业等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形成“教育引才、人才兴城”的良性循环。
全域统筹 均衡发展掷地有声
两所名校的成功落地与片区的教育蝶变,背后是九龙坡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系统谋划与扎实举措。近年来,九龙坡区以《实施补短强弱攻坚推动义务教育更优质更均衡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为抓手,着力缩小教育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四个差距”,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均衡之路。
近年来,九龙坡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配套支持措施。全区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2024年教育总投入39亿元。设立每年2亿元的薄弱学校补短板专项资金。同时,加快新优质学校建设,“一校一案”推动优质学校挖潜扩容,通过整合现有校舍资源、改扩建教学楼等方式,扩大学位供给。新建成渝西中学B区、巴国城小学、行知育才学校、陈家坪小学,今年将新增优质学位5500个。
2024年作为重庆市首批四个区县之一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验收,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从核心城区到九龙新城,从择校奔波到就近入学,从资源不均到均衡发展,九龙坡区用实实在在的教育举措,回应着市民对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