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落实养老服务政策——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
九龙坡区辖13个镇街,户籍人口81.98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8.72万人、65岁以上老人13.37万人,分别占比22.83%、16.3%,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作为全国第二批、重庆市首个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和全国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九龙坡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探索出“政府引导、专业机构建设和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辐射和延伸居家养老服务,形成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融合、医疗养老相融合、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大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的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改革创新养老服务工作举措具有可复制、可推广价值。
一、合理布局养老机构
九龙坡区遵循“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按照“十三五”养老规划,合理布局23家养老机构,新增床位2531张,培育了宏善、龙湖、夕阳红火等品牌化、连锁化的养老服务机构,快速推进了九龙坡区养老事业的发展。全区布局一个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中心,每个镇布局一个镇敬老院,确保“兜底”老年人的养老有保障。截至目前,全区有养老机构32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4家、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27家),养老床位6070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2张,高于全市平均标准。
二、合理布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按照人均不低于0.2㎡的养老用地和“一街(镇)一中心,一社(村)一站点”全覆盖要求,九龙坡区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纳入全区“五大重点聚焦行动”任务,列入对镇街的综合目标考核。区政府分管领导每月定期组织召开调度会,采取“民办公助+公建民营”“调剂公房+租赁厂房”“建设补助+租赁补贴”等方式建设设施。截至目前,全区13个镇街,111个社区,已建成街镇养老服务中心14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01个,率先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九龙坡区在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情况通报中连续五个月排名全市第一。
三、合理布局医养结合机构
通过引导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毗邻而建,推动养老机构与辖区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支持家庭医生出诊为老年人服务,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促进医养融合。合理布局医养结合机构,目前,全区养老机构办医的有3家、医疗机构办养老的有8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毗邻而建的共有8家,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达100%。
四、有序推进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
经养老机构申报,属地镇街同意,区级相关部门审核,市级相关部门审批同意,确定了敬孝养老公寓等5家养老机构纳入财政支持开展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联合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消防救援支队先后3次到养老机构实地指导,按照“一院一策”指导养老机构进行消防改造,并选定一批具备相关资质的施工方和设施设备供应商供纳入工程项目的民办养老机构自主选择使用,确保养老机构消防改造达标。目前福百年老年公寓已完成消防整改,区住房城乡建委验收合格,区民政局给予养老备案;宝泰养老院消防施工改造工程接近尾声;怡心苑养老公寓、敬孝养老公寓、孝慈苑老年公寓等3家正在进行消防改造审图,预计今年6月改造完毕,消防提升工程的达标率将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