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民政局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民政局 > 部门信息

“五社联动”创新基层治理 九龙坡区民政局探索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日期:2021-06-02

九龙坡区民政局紧紧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机遇,主动担当作为,2020年6月17日赴成华区考察学习社会组织培育与社会工作发展,8月20日与成华区民政局就养老、救助、儿童关爱、城乡社区治理等方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4月7日赴新都区考察学习养老服务和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等工作;2020年9月28日和11月28日赴成华区分别参加成都市第六届公益慈善交流会和第五届中国社区治理论坛,2021年5月20日邀请成华区和新都区民政局参加重庆市社会工作、慈善公益和志愿服务融合发展论坛;指导渝州路、九龙、石坪桥、西彭等镇街赴成都交流学习社区治理、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先进经验;2020年8月引进成都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打造区级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携手推动川渝两地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务实合作和共建共享。为全面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面对我区社区治理中精细化不足的问题,九龙坡区民政局探索将“三社联动”升级到“五社联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奋力绘就了一幅“五社联动惠民生”的基层治理新画卷。

一、“硬件+软件”两手抓,夯实社区综合治理根基

(一)加强社区阵地建设

编制《社区用房专项规划》、出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办法》《九龙坡区社区硬件标准化建设方案》等政策,规范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配置,建立 “信息共享、事前协商、部门联动”三项机制,进一步夯实阵地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区共新建和改扩建71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累计投入2500余万元。

(二)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严把“入口关”,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修订《关于规范社区工作者招聘工作的通知》,针对年龄和学历要求“一降一升”,促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规范化。创造性建立 “三岗二十一级”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和个人量化积分与职级晋升制度,出台《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实施办法》,打破现行粗放的补贴政策。健全激励机制,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工作者考取事业编和公务员的比例,形成长效机制。2020年全区从优秀村(社区)工作者中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3名、公务员5名。

二、“基地+项目”两结合,畅通专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渠道

(一)搭建一批承载平台

按照“1+N”孵化培育思路,打造区级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扎实推进社工站建设,全区13个镇街社工站服务全覆盖,配备专职社工39名,建成渝州路、九龙、石坪桥3个镇街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总面积超过3200平方米,入驻和孵化社会组织25家;111个社区社工室全覆盖,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正加快形成。

(二)培育一批社会组织

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印发《关于加大“放管服”改革、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的七条措施》;创新社区社会组织备案方式,出台《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工作的通知》、《关于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的指导意见》。目前全区社会组织610家,镇街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446个,其中专业社工机构43家,排各区县首位。

(三)购买一批服务项目

自2019年起,区民政局相继出台多份规范性文件,健全运行机制,规范项目管理,统一评估标准,在全市率先实现由民政部门统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2019年,累计统筹资金830万元,购买项目62个。2021年,统筹民政、部门、镇街、社会力量多方资金1111万元,购买项目88个,资金体量全市第一,基本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三、“社工+义工”双联动,提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成效

(一)加强社工与志愿者的培养和使用

开专班,对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实施社会工作轮训专项计划;举办社工能力成长营,培养30名本土实务社工人才,加速打造本土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目前全区社工专业人才已达到2759人,持证1147人,位居全市前列。注册志愿者25.8万余人,开展服务项目1886余个,总时长55.25万小时,标识的志愿服务组织共9家,“专业社工+全民义工”格局正在形成。

(二)创新社工与志愿者联动的工作项目

上线九龙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关爱帮扶分中心,以“社工+义工”为支撑,引导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一对一帮扶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四方结对帮扶活动”、“99公益日”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每月开展不少于2次,着力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

四、“线上+线下”齐发力,拓展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参与社区治理渠道

(一)向上向善厚植慈善土壤

2020年,精心组织参加腾讯“九九公益日”互联网募捐活动,募集资金1608.72万元,获腾讯配捐308万元,主城第一;参与人次249.8万,全国第一。举办九龙坡区第一届慈善公益年会暨社会工作发展论坛,首次评选表彰7名九龙坡区慈善家,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倡导社会向上向善。

(二)共治共享打造慈善品牌

与深圳壹基金合作,筹集100万元服务辖区1345名困境儿童;联合华岩文教基金会在全区13个镇街成立 “慈善纾困基金”,每个镇街10万元启动公益金,解决目前民政兜底保障政策 “兜不了”的问题;统筹利用慈善资金,区慈善会支出260万元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扶持社会服务项目化运作。

(三)撬动资源设立公益基金

指导设立九龙街道“居民自治金”、“社区公益服务基金” 和石坪桥街道“社区阳光基金”,解决社区居民临时性、突发性困难及社区自理自治。九龙街道通过社工室、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的服务开展构建起了社区引导、居民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累计投入居民自治金400余万元,筹集社区公益服务基金107.5万元,购买项目362个。石坪桥街道依托社区基金,已开展社会工作服务500余人次,受益群众1万余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发挥各类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社会治理合力。目前,九龙坡区“五社联动”的实践已激发“五社”要素相互连接、协同行动,治理能力更专业,治理力量更强大,治理资源更富集,治理成效更显著。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五社联动”为抓手,以多元参与为核心,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多元共治体系,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畅一公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九龙坡
DeepSeek助手

数据中心

政务公开
可视化系统

政策问答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