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民政局多举措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我区作为全国第二批、重庆市首个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和全国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基本形成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以体系建设为核心,引领养老产业发展。针对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的问题,我们建立健全了“1+N”养老服务体系。“1”:制定出台《九龙坡区关于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扶持办法》,“N”:印发《九龙坡区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支持计划试点工作方案》、《九龙坡区关于普惠型养老服务机构的认定办法(试行)》、《关于采用租赁方式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站的通知》、《九龙坡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实施方案(试行)》、《九龙坡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绩效考核与星级评定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对养老兜底保障、普惠型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与供给、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二是以设施建设为支撑,夯实养老服务根基。出台租金补贴政策,破解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落地难题,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4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01个、村级养老互助点37个,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着力打造宏善、龙湖、康逸等养老品牌,引进光大百龄帮、合展、四联优侍等连锁化养老品牌入驻,截至目前,我区现有备案养老机构38家,养老床位3947张,住养老人3064人。2021年,发放养老机构的床位建设和运营补贴433.51万元,培训养老管理人才和养老护理员2938人次,15家养老机构申报普惠型养老机构;2022年,11人获养老人才补贴4.5万元。
三是以社会化运营为抓手,提高养老服务质量。针对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我们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采用“机构+中心+站点”“机构+中心(站点)”“社会组织+站点方式”三种模式,实现了服务设施全覆盖、社会化运营全覆盖、监管全覆盖。依托机构的中央厨房,采用中心助餐或配送到站,站点助餐、送餐入户等方式解决老年人助餐服务,2021年助餐服务5.2万人次,2022年拟在西部三镇推进助餐服务工作,正在与区发改委共同调研,力争破解农村助餐的瓶颈。针对保障老年人意外伤害的问题,我们为全区备案养老机构购买综合责任险,参保的养老机构不承担保险费用;为全区的145个城乡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购买公众责任险,2021年专投入资金47万余元。
四是以适老化改造为补充,延伸养老服务链条。我们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通过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老年用品配置等方式,对住宅及家具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依托5个镇街养老服务中心探索推进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先期试点100张床位,政府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4000元/户。目前,对符合条件的100名老人开展了服务,服务时长约1670小时,有29名老人购买了增值服务1.5万元。
五是以“互联网+”为突破,提升智慧养老水平。针对“互联网+”的问题,我们依托九龙坡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智慧生活圈,2021年,辖区43家养老服务商上线服务产品416项,累计服务6.7万人次。着力构建“九龙坡云医院”医疗健康智慧平台,建成公立医院远程会诊中心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远程会诊室11个、村卫生室(或服务站)云诊室38个、智能健康小屋12个,累计服务居民40余万人次。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定期进家门、进社区、进养机构,2021年投入资金160万,惠及老人7.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