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政局多元管理提升基层救助能力
一、坚持定期复核动态管理。对已纳入的低保对象,根据经济状况变化、家庭劳动力情况,按照半年或者一年核查一次,及时掌握低保家庭人员和经济状况变化情况,确保低保对象“有进有出”,保障水平有升有降。1—9月,对10333户18049名困难对象进行系统经济核查,对低保对象家庭收入、家庭财产、家庭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针对重点人员逐一入户抽查,入户核查67户次126人次,对城乡低保近亲属备案逐一入户核查21 户25人次,未发现无优亲厚友等违规纳入低保问题。经过动态管理复核后,1-9月共有596户、809人退出低保。
二、规范社会救助资金监管。根据《关于印发<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自2022年7月起,我局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救助资金实行惠民惠农“一卡通”发放,进一步保证救助资金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从源头上防范社会救助资金安全隐患。对生活不能自理低保对象进行“一卡通”代领登记,截至9月辖区共有卡折代管备案7人,同时完善代领相关程序,强化对代管人的备案和监督管理,杜绝克扣拖欠、虚报冒领、挪用侵占的情况发生。对已死亡低保对象按规定及时停发低保金,1—9月共130人因死亡停发。
三、加强内部外部监督管理。将拟救助和不予救助的初审意见,在申请家庭所在村、社区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接受群众监督。畅通举报渠道,公布区、镇(街)、村(社)三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设立群众举报窗口,受理群众关于城乡低保和临时救助经办服务中腐败、作风问题的投诉举报,并建立投诉举报、信访台账,逐一核实处理。经排查,我区暂未发现条件不符、虚报冒领、挪用侵占、吃拿卡要、克扣拖欠、优亲厚友、态度冷漠、办事拖沓等问题。
四、提高基层经办人员业务水平。加强救助政策宣传培训,采取“请下来”(邀请上级部门授课)和“走下去”(赴镇街开设讲座)的方式,今年以来组织各类培训17次,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对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手把手的“实操性”培训,特别注重通过生动活泼的现身说法和影响深远的典型案例,分析解决社会救助中存在的“疑”、“难”、“杂”等问题。为基层经办人员印制社会救助政策汇编1000本,印制社会救助宣传手册1.5万册,组织各类宣传活动30余次,确保救助政策宣传、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