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司法所提档“4321”架构 升级“司法蓝”服务群众更贴心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满足这些需求成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更好服务群众,提高司法服务质量,九龙坡区陶家司法所积极构建“4321”模块,即加持4类体系元素、加强3项功能升级、加固2种文化融合、加倍1心为民服务,升级“司法蓝”创建市级枫桥式司法所,展示出独特的汉韵陶家特色蕴染的新时代司法行政文化。
一、加持4类体系元素,让司法行政更具执行力
突出党建统领,2023年陶家司法所结合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纳入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在平安法治板块和村、社区网格员任务清单中特别勾画出社区矫正、刑满释放等重点人员的实地分布,在网格中突出标注镇域内10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N个普法宣传阵地和法律之家等所在地,让网格员引导群众参与司法服务更加便捷。同时,陶家司法所还通过“党建统领·全域联动”,将老百姓信得过的当地党建品牌“背篼医生”、“蒲姐工作室”、“社员院坝会”等工作机制有效链接进“大调解”格局,当好田间地头的服务员的同时,也扮演好民情民意收集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的角色。善用心理辅助,陶家司法所配备1名三级心理咨询师、1名中级社工师,在开展基层社区矫正、刑满释放人员管理以及人民调解工作中运用心理辅助从内观疗法、矫正非理性认知,起到了“拨云见日”的作用,近五年来陶家镇在矫和解教的社区矫正人员无一再犯罪情况发生、经调解后的纠纷“民转刑”案件为零。加强数字智治,陶家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统一调度,聚焦风险隐患预警预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员(场所)风险管控以及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等指标,每月由平安综治维稳岗、司法服务保障岗组织召开矛盾纠纷及社会风险研判专题会议,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交办“四板块”和相应村(社区)网格落实防范措施。推进企业专扶,针对陶家镇中小企业园区多,小规模企业大多没设置法律顾问的情况,建立镇领导班子联系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常态化召开企业恳谈会进行沟通交流,司法所组织陆续开展“涉企法律专项服务”、“政策礼包”进企业、进园区活动。今年以来,协调解决10余家企业运营中的诉讼难题。
二、加强3项功能升级,让基层业务更具创造力
硬件升级,陶家司法所严格按照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印发<“枫桥式”司法所创建方案>的通知》(渝司发〔2022〕2号)文件精神,高标准落实沿街、落地、便民的要求,设有接待大厅、接待室、陶和调解室、社区矫正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办公用房建筑面积达300多平方米。设备配置公法自助终端、司法所工作数据展示平台、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人员标配2名在编干部、1名社区矫正协管员、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软件升级,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设置法官工作室由西彭法庭法官定期驻站服务,各个村居均设立公共法律工作室、法律之家,培育“法律明白人”36人。建立警调对接、诉调对接、访调对接等多元调解机制,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服务升级,陶家司法所坚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司法所大厅配备自助公法终端,群众可自行查询相关诉讼程序、进展、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自动生成等服务。全镇积极推进法律服务便民化,加快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建设,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村居法律顾问等一站式法律服务,今年1-8月镇村法律顾问共接受法律咨询153件次。慧用社区矫正信息管理、行政执法等一系列司法行政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工作流程优化和数据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三、加固2种文化融合,让德治法治更具公信力
将现代法治精神与汉韵陶家本地文化相结合,探索“以礼促法”的德治法治融合,从“汉韵”传统中衍生出“陶和”人民调解文化,“以和为贵”、“仁义礼智信”等理念在陶家基层司法行政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把“仁义礼智信”烙印在民主法治创建进程,仁体现为关爱村民、尊重他人,倡导村民之间互助互爱;义表现为公平正义、道德责任,注重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礼讲究礼仪规矩、文明行为,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智代表着智慧、知识和科学素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让他们具备参与村务管理、发声维权的能力。信则是诚信和信仰,加强村民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共同维护村里的和谐稳定。全镇8个村、1个居委会均创建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其中3个村已达标市级创建。通过传承礼仪文化,引导村民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四、加倍1心为民服务,让干事办事更具亲和力
陶家司法所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采取了多种做法推进民事代办,践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抓好调解,为群众解忧。结合“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50件,化解130件,化解率90%。专人专班妥善处置都市工业园、恒大林溪郡房地产领域突出矛盾,现场接访群众838人次,电话接访417人次,协调都市工业园发放商铺业主利息58万余元,妥善处置陶家隧道、江泸高速等聚众阻工8件次。
抓好普法,为社会强基。陶家所施行普法教育“三普法一到位”的工作思路。一是依职能普法,将普法任务依职能分配到各个部门,应急办对企业在日常检查过程中,负责给企业经营者普及《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经发办在服务企业的同时带去了《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平安办为每一位信访人进门先发一本《依法维权理性信访》的宣传手册。二是依主题普法,今年5月针对文峰村邻里矛盾突出,及时开展了“和谐邻里.法治护航”的专题法制讲座;8月给全体机关干部开设了一趟“电信反诈”宣教,截至目前全镇电信诈骗发案24件,预警3361次(电话预警3269次,见面预警92次),其中6月1日以来,资金类重点预警指令29条,成功劝阻见面28条,预警后转账0条,失败率0。”全年结合各种主题陆续开展了三月民法典专题宣传月、全民反诈宣传、4.15《国家安全法》宣传、防邪宣传,增强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三是抓关键少数普法。全镇18个党支部带头以基层党组织“接地气”的优势,把法治教育主题纳入开展党课、主题党日、专题培训等活动。激发镇村党员干部“内卷”动力,“法律明白人”、“平安卫士”、“法治志愿者”划片区分任务,带头入网格、入楼栋、入院坝开展法制宣传源头预防,引导全镇党员干部学法、知法、守法。普法“一到位”是普法阵地建设到位,各个村居均完成了公共法律服务室的建设,10块法治橱窗,1处法治滨河长廊。
抓好治理,为平安加瓦。陶家司法所树立平安建设“一盘棋”思想积极参与全镇安全稳定工作,在全国及市区两会等重点时间节点司法所干部每人领取“1V1”任务,拧紧维稳“一股绳”守好安全稳定;在平安建设重点建设任务中,紧跟党建“一面旗”参与战力配备,镇基层智治体系运行以来,由网格上报、中心指派事件555起,其中涉及平安法治事件33起,办结率100%;在特殊人群管理中,重点人群管理有底数,目前在册重型精神病36人、社区矫正10人员、刑满释放人员53人、吸毒人员32人均落实了责任小组,做到重点人员管理“知行踪、控问题、勤帮扶”;重点治理工作蕴底色,上半年参与恒大林溪郡维稳2次接房做好维稳处突,2次业主见面会,接访业主800余人次,收集业主反馈问题1000余个,催收业主交纳尾款404万余元;重点问题处置守底线,2023上半年接待处置陶家隧道施工炮损、都市工业园办证、农贸市场摊位等重难点矛盾13次,开展禁毒、铁路护路、信访、防邪、电信诈骗、养老诈骗、“莎姐守未”等各类集中宣传11次,营造了共建共治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