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区文化旅游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全面开展依法治区工作,从组织领导、依法行政、执法监管等各方面推进落实,现将有关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引领法治建设
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区文化旅游委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学法守法用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改革、谋发展、促稳定。成立委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面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调度,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二是强化法治教育。积极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每年初制定学法普法计划,将法治理论学习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通过邀请专家、党委成员领学等形式学习《宪法》《民法典》《文物保护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年均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级各类法治学习及讲座30余场次,每年组织领导干部完成网络学院线上培训,参加法治理论考试,通过率100%。
三是推行重大行政决策民主化法治化。先后制发《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会和主任办公会议事规则(试行)》《内控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等行政决策及配套监督文件,保证单位建立良好的针对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事项的议事决策机制、高效的执行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二)规范行政审批,服务市场主体
一是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修订完善《九龙坡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政务公开目录》文化、旅游方面涵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奖励、公共服务等行政服务事项294条。及时承接市文化旅游委下放的文化和旅游行政许可事项,并纳入区级行政许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可事项目录清单内向社会公开,确保“接得住、管得好”。
二是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通过“窗口收件、快递送件,多地互通,视频联审,限时办结”模式,对接新都区文体旅局进行营业性演出许可、变更的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联合审批,提升跨区域政务服务水平,实现企业和群众直接跨省办理异地业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推行行政许可事项材料电子化,全程网办事项比例达100%。实行新办企业行政许可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现新办企业“办理0跑动,立等可取证”。加强行政许可标准化水平建设,全面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域标准化建设。编制文化和旅游审批服务“四办”清单、办事指南、办事一指通、审查工作细则,进一步提高审批工作便民化服务水平。
三是大力推进文化旅游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编制完善“信用九龙坡”平台文化和旅游行业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持续推进“信用九龙坡”平台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信息报送工作,截至目前报送文化和旅游行业相关信息1200余条。建立文化和旅游行业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了跨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有效消除信息孤岛。
(三)加强执法力度,增强执法效能
一是强化专项工作执法。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建党百年庆典 “百日行动”、“剑网”“清风”等专项整治行动,各大重点节假日依法加强对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和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全区文旅市场序良好,实现“安全零事故”。今年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检查经营单位300余家次,清理流动书摊3个,驱逐非法游商2家,收缴非法刊物750余册,查处涉嫌违禁歌曲经营场所1家,组织开展3次地毯式安全大排查,共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3家、场所8个、下发安全整改通知书20余份,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苗头,确保行业市场安全稳定。
二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情况通报等制度,市民对文化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可通过网络、信箱、政府值班电话、信访、市场举报24小时受理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线索投送或举报。加强和完善大案要案协同机制,与公安、市场监管、应急局、环保等部门的信息沟通。
三是构建执法监管新模式。依托辖区内10个行业协会(商会)实现分层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市场监管工作闭环。制定实施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确保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监管工作实现常态化和全覆盖。修订完善文化和旅游监督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实施细则及工作任务。进一步抓好监管工作,确保每月至少组织开展2次“双随机”抽查工作。
二、存在的困难
(一)行政许可标准化水平不足。我委在办理文化和旅行社行政许可业务中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存在部分审批环节与工商等部门衔接不畅,对接办结时间延长问题。
(二)执法监管力量保障不足。我区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分布散乱、数量众多,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执法任务重、难度大,同时镇(街道)无文旅行政执法权限,部分镇(街道)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执法经验相对欠缺,在统筹协调执法力量时,存在对执法力量调度不当或不及时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执法工作的开展。且随着广大群众以及文化和旅游企业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文化和旅游执法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旅游旺季,监管压力剧增,监管力量不足问题较为凸显。
(三)文化和旅游执法与相关部门存在交叉。文化和旅游资源和产业要素分散于各个部门,部门职能和利益交叉,使涉及方方面面的文化和旅游行政执法难度增大,文化和旅游法律支撑较为薄弱。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工作流程,加强审批人员之间沟通力度,提高行政许可审批衔接流畅度,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强化科技、装备在行政执法中的应用。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探索研究非强制性执法手段的具体内容、方式及工作程序。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努力探索信用信息在多个领域应用。
(三)建立健全依法监管机制。通过协调工商、公安、消防等有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不断探索和完善文旅市场依法监管机制,有序有效开展常态化法制监管工作,克服孤军作战、“一阵风”做派和“经验派”作风。建立健全发展服务机制,在做好监管工作的同时,建立健全文旅市场经营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服务机制,凭借自身熟悉政策等优势,主动服务市场经营主体的发展。探索建立基层综合执法平台,下放部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权给乡镇人民政府,增强镇(街道)统筹协调能力,形成基层行政执法合力,依托各方力量共同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着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