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而行 “旅”职担当 区文化旅游委打造文化“抗疫资源包”用心用情服务群众
近期疫情反复,九龙坡区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区文化旅游委心系人民群众,“文”令而行、“旅”职担当,凝聚起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力共渡难关的强大力量,展现了文旅队伍勇于担当、团结互助、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
01 抗击疫情,争当群众贴心人
在疫情爆发第一时间,区文化旅游委坚决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紧急行动、尽锐出战、持续奋战,切实肩负起文旅队伍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一是打造“突击队”。“志愿者小分队”到街道、到社区、到隔离点,在抗疫一线,配合社区干部为群众做好宣传引导、秩序维护、体温测量等服务工作。
二是争做“排头兵”。在封控区内、在封控区外,“疫情防控专班”到星级酒店、到景区景点、到网吧、到各类文娱场所,检查“防疫”措施、督导“创文”整改,加强文旅行业监管,提升服务群众质量。
三是组建“生力军”。积极发挥宣传系统优势,当好防疫政策和文明劝导的宣传员,力争“防疫”“创文”两不误,让文明之风吹进群众心坎。
02 积极创作,弘扬社会正能量
自疫情发生以来,区文化旅游委积极组织开展文艺创作工作,用文艺作品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展现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一是奏好“主旋律”。经打磨和提升后的原创音乐类作品《心中的小萝卜头》以及曲艺类作品四川评书《英雄机长》,已圆满完成“群星奖”全国决赛参赛视频录制工作。广大人民群众从享受群众文艺成果到参与群众文艺过程,逐步实现“送文化”向“种文化”“创文化”发展。
二是弹好“主题曲”。区文艺工作者们用手中的文笔、画笔、镜头记录书写疫情防控阻击战上的各种感人故事、动人画卷。在区美协、摄协、作协等协会中涌现出一批代表作:美术作品《严丝合缝一丝不苟(中国画)》《九龙聚力同心抗疫》《逆行者》《迎春》,摄影作品《核酸检测(组图)》,剪纸作品《体温检测》,文学作品《战疫新歌》,这些文艺作品,见证着九龙人的勇毅担当。
三是唱响“最强音”。鼓励四川美术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创作,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重庆必胜》《勇者无畏》《斗疫情》《遵纪守规,人人有责》等20余幅漫画作品向一线工作者和志愿者致敬。通过此次创作,文艺专业学生更加坚定了要用艺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决心。
03 开辟新径,架好群众云上桥
在疫情特殊时期,文旅系统升级防疫措施,依托全区数字文化资源和线上服务平台,区文化场馆推出多元化线上服务,与观众、读者“云上”相约,“云享”文化大餐。
一是文化场馆“云”服务。打破以往传统线下服务以及场馆限制,通过“全媒体宣传营销传播矩阵”,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搬到“云上”。充分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利用“九龙坡区文化馆”“书香九龙”、重庆群众文化云平台九龙坡区分平台、幸福文化微课堂直播间等线上平台,开展“数”说党史等数字化阅读活动以及“飞花令里读诗词”等线上微展125场次,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畅享精彩的文化生活。
二是文化活动“云”传递。整合各类线上资源,形成多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干货”。百场展览、千条资讯、万本好书,涉及科学、文化、文艺、旅游等各方面,悦享线上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
三是文化课堂“云”配送。举办“幸福文化微课堂”、九龙群文云课堂、文化慕课等系列活动200余场次,向群众讲授茶艺知识、艺术鉴赏等网络课程,并定时推送文化活动信息、文化政策法规、好书品鉴等资讯,群众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