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急救日|终身学急救 救护伴我行
2022年9月10日是第23个“世界急救日”,今年世界急救日的主题是:“ 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
遭遇烫伤、触电、骨折……突发伤害等紧急情况,除了拨打120,你知道如何正确进行急救吗?急救不当,很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以下这些急救常识赶紧学起来!
一、心脏骤停
若心脏骤停,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50%。
第一步:检查患者
1.检查反应:轻拍双肩,呼唤名字,若没反应立即拨打120。
2.检查呼吸:观察胸部、腹部是否有起伏,若没有起伏,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第二步:胸外按压30次
按压位置:标准体型的两乳头连线中点与胸骨交界点。
按压手势:双掌交叠,双手相扣,掌根着力,垂直按压。
按压深度:成年人垂直向下按压5-6厘米。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第三步:人工呼吁2次
1.打开气道:一手置于患者额部,向下压,另一只手放在患者下颌处,向上抬。
2.清除口腔异物,如假牙或呕吐物等。
3.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每次吹气时间持续1秒,看到患者胸廓有微微起伏即可。
第四步:重复二、三步直到找到AED或救护车赶到。
二、海姆立克急救法
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千万别拍背。
对于成年人及1岁以上婴幼儿
互救:第一步,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第二步,双臂环抱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拳眼对准患者上腹部(肚脐以上两横指)位置,另外一只手握住此拳。第三步,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直到异物排出。
自救:第一步,将上腹部按压在圆钝椅背处。第二步,连续弯腰挤压腹部,直到异物排出。
对于1岁以下婴幼儿
第一步,蹲在地上或坐在椅子上。第二步,抱起宝宝,将宝宝脸朝下,身体依靠在大人膝盖上。第三步,拍背,一只手托住宝宝下颌,另一只手掌根用力在两肩胛骨中间拍5次。第四步,压胸,把宝宝翻正,在胸部正中靠下部位,用食指和中指按压5次。第五步,重复拍背与压胸,直到异物排出。
三、烫伤救护
受到烫伤牢记“五字诀”
1.冲:用大量流动冷水冲洗伤面,持续30分钟。
2.脱:冲洗后,脱去衣物。如果伤处粘着衣物,则用剪刀剪开,勿强行剥去衣物。
3.泡: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
4.盖:用干净布盖住伤口,并固定好。
5.送:及时送往专业医院。
注意事项:一是冲洗和浸泡水温不低于5摄氏度,二是不要冰敷,三是不要弄破水泡,四是不要随意用牙膏、酱油、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伤口。
四、骨折急救原则
骨折五大急救原则
1.伤口处理:开放性伤口应及时恰当止血,去除伤口表面异物,如遇骨折端外露,不要尝试将其放回原处。
2.封闭伤口:用清洁、干净的布片等覆盖伤口,伤口再用布带包扎,包扎时松紧适度。
3.临时固定:临时不要任意牵拉或搬运病人,尽量固定保持伤肢位置固定。
4.必要止痛:骨折严重时,疼痛可导致休克,需止痛给伤者必要的止痛药。
5.安全运转:转运伤者时,要密切注意伤者神志安全和全身状况的变化,并迅速送往医转运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