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西彭镇人民政府 > 镇街信息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扮靓乡村振兴底色

日期:2021-10-29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近年来,按照中央和市区部署,西彭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聚焦重点,突破难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2019年,市区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多次在我镇召开,2020年,九龙坡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并被国务院通报表扬,西彭镇23个村全部一次性通过国务院评估验收。真武宫村获评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全国一村一品村镇;5个村获评市级美丽宜居乡村,长石村获评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村被评定为区综合示范村。

一、聚焦共治共管,全民参与“清得干净”

一是美化一线墙体。在三府村等8个村公路沿线醒目位置设计制作11面彩绘墙体,设计宣传墙等123个,张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海报15000余张,提高政策知晓率,着力改变村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二是开展一批活动。全镇23个村常态化开展春夏秋冬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组织开展河小青文明志愿行、镇村打擂比武活动、清洁村庄献礼建党100周年、红黄旗传递活动、我是侦查员实践活动等活动550次,参与群众达2万人次,形成全员上阵、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三是展示一套牌子。组织实施村社观摩评选活动、最美院落评比观摩活动、巴渝乡村展新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巡礼展,对评比出的42个最美院落、清洁户等进行挂牌展示,激励村民主动参与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自觉做到自家房前屋后整洁有序。

二、聚焦民生堵点,基础设施“建得完善”

一是厕所革命。全面梳理镇域农村厕所情况,全力推进改厕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共改厕11154户,改厕率达91.7%,实现农村厕所粪污直排污染环境向全域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转变。新建铝城大道、新民村等公厕2座,改建元明村公厕1座。二是便民畅行。近几年,全镇投资约1.8亿元修建四好农村路”116.9公里,投资930万元修建人行便道93公里,投资380万元新建生产便道13公里,让农村路网提档升级,不断完善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三是“三清一改”。在全镇各村开展三清一改行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粪污及农业废弃物、改变农村人居环境不良习惯)。截至目前,已统一修建鸡舍216个;累计建设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159处,投放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桶5000余个,清理垃圾550吨。

三、聚焦生态环境,村容村貌“整得美观”

一是污水净化。投资1926万元实施桥头河、渡头溪、窑瓦溪、龙井河综合整治,治理沿河水土流失约3万平方米,沿河生态修复2.5公里。投资49万元,在迎新村、新民村等5个村修建7个污水净化槽,把村民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避免厨房等生活污水进入三格式化粪池。二是院落靓化。投资2900万元,对真武宫、长石、新民村493户农房按巴渝新居风格进行统一改造并同步完成院落整治;投资4000余万元对迎新、元明、马鞍等57个院落进行综合整治,对院落内的沟渠、道路、散水及排水沟、竹篱等实施改造,村民的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三是环境绿化。对响堂村、新民村、真武宫村等19个村便民服务中心周边实施环境绿化工程,绿化真武宫农业公园环道、乡趣公园、体育公园、通道绿化等村庄公共场所33.12万㎡,不断擦亮美丽乡村“成色”。

四、聚焦整治效果,干群合力“管得规范”

一是压实责任。全面建立并落实实行驻片领导包片包村、驻村干部包村包社、村支两委包社包户机制,镇机关干部示范带动群众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层层夯实责任,形成“片片有人抓、村村有人包、社社有人管、户户有人扫”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做实督查。镇人居办逐村开展定期督查、指导,汇总问题、限期整改。对工作滞后的村社,现场研判,解剖麻雀,找弱项、定思路、议措施,帮助推进落实,建立长效机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工作,在巩固基础上逐步提高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三是扎实整改。积极配合三方公司进行检查,积极整改反馈问题1227个;整改完成区级部门现场督查交办问题158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九龙坡
DeepSeek助手

数据中心

政务公开
可视化系统

政策问答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