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关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建议第332号的复函
刘永文代表:
您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全面构建我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建议第332号)已收悉,感谢您对教育的关心关注。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的工作情况
(一)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全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58所,心理健康课开课率达100%。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我区现有心理健康项目实验学校14所,其中共和小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合同第三方平台心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二)打造强力师资队伍。在师资培训方面,我区陆续开展了国家级和市级心理健康专项培训:和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合作,连续开展了10期共计580人心理健康教师专题培训;和北师大心理学部合作,连续开展了4期300多人的心理健康和家校共育教师专题培训;组织200多名骨干教师赴北京、成都、宁波等地学习交流。目前,全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26名,兼职教师1133名。区教委积极组织开展2020年暑期“全区心理健康种子教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以讲座、集体备课、展示课等形式展开培训,不断提升心理教师的实操技能。
(三)建立关爱机制。区教委通过“九龙教育”官微发布《致教职工一封信》、九龙坡区《“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九项措施》等宣传信息,引导全体教职工贡献防控力量,力争做到发动一名学生,带动整个家庭,促进形成联防联控合力。目前,学校通过微信号、横幅等多种途径,发布防控知识、心理疏导等内容400余条。各学校全面摸排已复工双职工子女、留守儿童、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情况,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生一案”给予学习帮扶指导。目前,与辖区内476名一线抗疫医务人员及家属电话沟通,针对有辅导需求的51名医务人员子女,安排家教志愿者“一对一”进行每天2学时的辅导等。
(四)用好第三方专业资源。我委依托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全民心理健康服务的契机,与重庆心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复学前完成了全区中小学师生近12万人次的心理健康普查测试,帮助全区中小学师生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完成3500多名学校领导干部和班主任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以此指导班主任老师针对学生心理状况,设计准备好开学第一堂“收心课”。截至目前,心海公司已经建立测评后台12万7千零4次,实际测评人数达近12万六千人次;开展线上讲座近15课时,受众老师近三千余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密不可分,要想保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效果,就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2020年是我区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区”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全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全区中小学将继续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学校办学理念、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专家和部分一线教师,将“爱心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使其更具针对性,更有时效性。
(三)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的落实。依托心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力量,通过讲座培训、座谈交流、“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能力培训和提升工作,做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团辅、个辅以及跟踪指导,通过优化全区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能力和技能,提升全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四)进一步建立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的心理辅导联动平台。积极配合区卫生健康委、妇联等相关部门共同构建社会心理辅导联动平台,搭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心理辅导联动机制,通过家长讲堂、社区学校等多种方式,提高家长的意识和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和水平,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发展。
此复函已经熊孝良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答复函回执》上寄给我们,帮助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