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民政局关于政协重庆市九龙坡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15号提案的答复函
蔡仁祥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借鉴台湾地区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建议》(第115号提案)收悉,经与协办单位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搭平台,促发展
一是着力打造区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鼓励指导各镇街建设孵化培育基地,推动在全区形成“1中心+N基地”的孵化培育模式,目前全区已建成3个镇街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石坪桥街道、渝州路街道、九龙街道),总建筑面积超3200平方米,已入驻和孵化社会组织25家。区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为全区社会组织提供包括党建引领、能力建设、项目策划、资源链接、交流展示、督导评估六大服务,同时指导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可持续发展,九龙社工中心成功申报第三批重庆市社会工作创新创业基地。二是出台《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工作的通知》、《关于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措施,创新社区社会组织备案方式,依托社区平台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全区现有1412个社区社会组织。三是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引进成都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深入调研我区社会组织发展情况,搭建区级社会工作发展平台,推进全区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
二、育人才,促提升
一是加大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力度,通过“三个一批”(转换一批社区社工岗位,购买一批社工项目岗位,开发一批体制外社工岗位)开发社会工作岗位846个,为社工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二是对全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精细化管理,为2019年考取全国社工师的147人发放奖励补助17.3万元,目前全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359人,持国家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1147人,位居全市前列。三是区财政专项列支147万元,对村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社工机构人员开展大规模培训,培训结束后我区社会工作人才将达到4000人,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四是保障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权益,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与企事业单位一样可以到社保部门开户后正常参保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在职称评定、职业建设方面,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其从事的专业及行业要求考取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和职业技能资格。
三、优项目,应需求
一是出台《九龙坡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办法(试行)》、《九龙坡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实施办法(试行)》、《九龙坡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管理细则(试行)》等多份规范性文件,在全市率先实现由区民政局统筹全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严格项目过程监管,统一评估标准,规范社会工作领域的政府购买服务行为,形成了协调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大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供给,2021年全区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88个、金额990万元,探索开展了机关退休老干部心理干预、刑事解教人员就业帮扶等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实现从困难人群到有需人士的扩围。三是扩宽资金渠道,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资金由以往的民政统筹调整为民政统筹、镇街(部门)参与、社会组织链接资源相结合的方式。自2013年市民政局开展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试点以来,全区已累计开展328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总投入3600余万元,有效地回应了社会需求。
四、创机制,促长效
一是全区已建立以社区志愿者为支撑,专业志愿者为骨干的志愿者队伍,形成了“经常化储备、规范化管理、常态化服务、品牌化培育、项目化配置、信息化支撑、社会化运作”的志愿服务体系,全区注册志愿者25.8万余人,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886余个,总时长达到55.25万小时,标识的志愿服务组织共计9家。二是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关爱帮扶分中心为阵地,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整合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民政救助等资源,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广泛宣传,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一对一帮扶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四方结对帮扶活动”、“99公益日”等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平均每月开展1-2场次,着力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实现阵地、队伍、活动全域覆盖。
下一步我区将积极学习和借鉴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模式比较发达和成熟的地区经验,积极推进我区社会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我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能力。
此答复函已经周辉胜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