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145号提案的答复函
袁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我区沉浸式剧本杀产业的建议》(提案第145号建议)收悉。经与区文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剧本杀”火爆全国,作为年轻消费者偏好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其线下门店数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庞大的需求推动下,目前已成为有效带动消费的沉浸式新业态。据摸排显示,我区“剧本杀”和“密室逃脱”门店,约30家。其中,以喜盈门·范城为代表,已集聚剧本游戏超市、九歌密室、有点方密室等沉浸式文化体验型商户20余家,已形成沉浸式业态集群。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落实政策支持。认真贯彻国家文旅部印发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旅产业发〔2020〕78号)和《“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要求、按照市级出台的《关于印发〈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若干政策〉的通知》(渝府办发〔2022〕18号)精神,开发沉浸式旅游演艺、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打造特色剧场、文创产品等新型文旅消费场所。2021年,积极支持喜盈门范城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邀请市文化旅游委领导实地调研。协助引进“重庆市实景体验文化产业促进会”,助力发展沉浸式新业态。
(二)挖掘文旅资源。一是对全区文化及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普查并进行资源梳理,细分为旅游景区及配套设施、商品,生态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资源及康体旅游资源等五大类,并收集我区“中国之最”“重庆之最”等资源共51个。二是开发非遗资源,九龙坡区已累计公布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批,共计97项。其中,国家级1项,市级23项(其中2项保护单位为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区级73项。三是推出“畅游半岛·艺术文创之旅”“都市沉浸·购物游乐之旅”等十大特色主题游,涵盖全区景区景点,通过市场化运作、特色化打造,在全域融合的背景下实现串景成链、导览九龙,一城韵味、百里龙游。
(三)组织采风创作。近年来,多次组织市网络作家协会、区作协等赴建川博物馆、四川美术学院、跳蹬河、周贡植故居、华岩寺、交通茶馆等地采风创作。2018年、2021年先后举办重庆市网络文学大会和中国网络文学论坛,邀请全国网络作家参观访问九龙坡文旅景点,并对参访地开展网络文学作品创作,编印《全国知名网络作家重庆行作品集》等作品。
(四)加强行业规范。以“剧本杀”“密室逃脱”为代表的剧本娱乐经营活动快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内容及安全隐患,比如一些剧本娱乐经营活动涉及色情、暴力、恐怖等违法违规内容,部分场所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关于规范剧本娱乐经营活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针对“剧本娱乐活动”制定依法登记、规范经营、安全监管等措施。对此,市文化旅游委已展开全面摸排,待国家政策正式出台后,细化管控措施。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支持创作优秀剧本,带动行业优质发展。积极组织市网络作家协会、市区作协等深入九龙坡区进行采风,挖掘历史文化故事,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原创文学作品,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原创IP。鼓励作家将原创文学作品进行再次创作,改编成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剧本杀。
(二)鼓励“剧本杀+”,赋能文旅联动发展。鼓励传统文化旅游场所发展“剧本杀+”的新业态。联合市网络作家协会,搭建线上工作平台,将网络协会优秀的剧本杀作品推荐至辖区内各星级酒店、博物馆、景区景点等文化旅游场所,推动形成健康完整的沉浸式“剧本杀”产业链。
(三)畅通对接渠道,整合资源提振消费。实施文旅“暖企”行动,通过“文旅消费扩需提振”行动充分发挥政府“牵线搭桥”作用,整合辖区文旅资源,畅通沉浸式“剧本杀”等新业态拓展对接渠道,推动企业承接新业务,拓展市场空间。
此答复函已经区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赵玮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