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政协重庆市九龙坡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54号提案的答复函
区政协文化文史学习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后疫情时代九龙坡文旅产业复苏重振的建议》(第054号)收悉,我委会同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圈办、区交通局、九龙半岛开发建设公司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九龙坡自然环境山纵水绕、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是重庆市文化大区旅游强区。全区历来重视文旅产业发展,已成为支柱性产业,202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长8.8%,占GDP比重达6.6%;旅游产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10.3%,占GDP比重达4.3%。当前,全球疫情态势仍高位运行,跨国跨省旅游反复“熔断”,文旅产业“寒冬”仍未尽。推动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复苏重振是促进消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头戏,我们高度重视市场主体纾困育强、产业融合发展、文旅品牌IP塑造等重点工作,正在并将继续不遗余力推动文旅产业加速回暖。
一、综合施策推进市场主体纾困育强
(一)全面落实惠企纾困政策。为切实解决好文旅企业生存发展问题,自2020年疫情爆发至今,累计支出纾困解难补贴、扶持、奖励资金超过1400万元,国有平台公司主动为入驻企业减免租金约1500万元。全力做好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及贷款贴息工作,2020年至今累计暂退旅行社质保金544万元,惠及企业32家,累计贴息45.1万元,惠及企业6家。
(二)加快推动产业链招商。积极对接国内外大型文旅经营企业和投资公司,讲好九龙故事、九龙优势,吸引招商蛇口、深圳文交所等行业龙头落户投资。立足文博大区、艺术湾区根底,通过定向招商、专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成功引进九龙意库大行道动漫产业园、五洲世纪文化创意中心、博鳌文创院川渝分院、BOMA中国西南中心等项目。提速推进中梁山花博园(一期)、大英雄湾美丽乡村等项目,持续推动京渝国际文创园、喜盈门范城等文旅产业园区(基地)健康发展。
(三)大力推进市场主体梯度培育。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支持五洲世纪文化传媒集团等企业上市。聚力做强骨干企业,加强文旅企业升规入统服务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培育规上文旅企业53家,今年1-3月实现营收7.71亿元、同比增长15.36%。积极开展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大走访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好企业诉求建议,今年已累计走访接待企业29家、洽谈41次。
二、一体多元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一)推动“文旅+艺术”融合发展。强化政策支撑,起草九龙半岛美术及相关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现已经市文化旅游委审核上报市政府办公厅。强化艺术氛围营造,加快推进重庆发电厂工业遗址、黄桷坪涂鸦艺术街、中岛艺路等遗址改造、景观重塑项目规划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国际化美术公园,布局博物馆、美术馆、画苑等“五馆一场”等重大设施;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南大学就合作共建“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学院”达成一致意见,并完成与西南大学的共建合作协议。
(二)推动“文旅+商贸”融合发展。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打造九龙意库、龙湖二次元国漫主题街区等特色商业街区,推动建设九龙新商圈文化娱乐新地标。按照“一企一策”积极引进优秀文旅企业入驻商圈,并为企业自身宣传等活动提供场地和支持。大力培育电子商贸新动能,成功签约8623电商直播文创产业园项目 。
(三)推动“文旅+工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拓展工业旅游线路,持续扶持重庆(九龙坡)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发展,将西南铝及周君记火锅食品工业旅游体验园纳入城市记忆‧工业发展之旅特色游。
(四)推动“文旅+乡村”融合发展。围绕“乡愁”“乡悦”“乡韵”主题打造多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连片开发打造铜罐驿镇英雄湾村,提档升级西彭花果山产业形象,推进西池、清栖谷、西岛等点状分布休闲农业庄园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体验感不断提升。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工作,西彭镇真武宫村、铜罐驿镇英雄湾村获评重庆市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其中铜罐驿镇英雄湾村上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1.61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农业资源增值和旅游市场拓展“双丰收”。
三、多措并举推动文旅品牌IP塑造
(一)加强节会品牌塑造。持续提高节会质量,成功承办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大会暨澜湄市长文化旅游论坛,受到国家文化旅游部、外交部、澜湄各国和市内外嘉宾的一致好评;圆满举办2021(首届)长江文化艺术周,全力打造长江文化艺术节会IP;连续13年举办黄桷坪新年艺术节,已成为全市知名节会品牌;举行“遇见花与禅”华岩荷花展、“盛世华诞·书香九龙”阅读旅行会、非物质文化巡展等创意活动,充分彰显多元文旅魅力;打造“炫彩九龙门”“放歌杨家坪”等特色文化品牌,年均服务群众近10万人次。
(二)加强消费品牌培育。持续推进消费试点示范建设,九龙坡区获评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杨家坪—万象城及巴国城获评市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杨家坪步行街获评“重庆市首批旅游休闲街区”。积极组织开展2022年“爱尚重庆·惠享九龙”暨文化旅游春夏惠民季活动,开展“送惠九龙”文旅惠民消费券发放、“畅游九龙”踏青乡村试驾游、“品味九龙”酒店艺术季等主题活动。“艺彩纷城·悦享九龙”——九龙文旅惠民消费季艺术市集圆满落幕,共吸引约2.8万人次参观游览。
(三)加强线路品牌升级。立足我区53个文旅资源点,策划推出“十大特色主题游”,积极开展市场化营销推广。成功开通D299路“乐游九龙”观光环线巴士,形成“重庆动物园—长江灯塔—黄桷坪涂鸦艺术街—龙凤寺—重庆建川海疆博物馆—九龙滩广场—重庆建川博物馆—万象城—陶行知纪念馆—杨家坪步行街—重庆动物园”观光环线。
(四)加强文创品牌优化。加快打造有文化、有特色、有创意、有市场的文创产品,已研发九龙沉香、“九龙九景”丝绸画卷系列文创产品,在全国、市级赛事中共斩获5金、3银、6铜,8款产品入选“重庆好礼”外事礼品名单。
下一步,我委将印发实施《关于开展文旅“暖企”行动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开展“市场主体培优育强、文旅产业增劲蓄能、文旅消费扩需提振、宣传营销聚客引流、市场监管保驾护航”五大行动,助力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提振复苏。通过“一揽子”纾困政策指引、“一条龙”企业精准扶持、“一条心”助企拓业增收具体举措,帮助文旅企业用好用足惠企政策;扎实推进文旅项目“新引擎”打造、文旅人才“活水池”积蓄、产需对接“源动力”提升,激发文旅产业应对反复疫情的内生动力;推动消费示范区及新型消费场所建设、推行十大特色主题游、培育特色文旅消费品、开展惠民消费季,释放文旅消费活力;以节会为“媒”、品牌引“流”,筹备举办长江文化艺术周、九龙艺术半岛全球推介会等重大活动,集聚消费人气;推行行政审批“瘦身操”、柔性执法“组合拳”、疫情防控“稳定器”,持续优化文旅市场环境。
此复函已经我委党委书记、主任赵玮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