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融合发展沃土 绘就文旅繁荣新图景 九龙坡文化旅游业实现量质齐升
今年以来,九龙坡区文化旅游委紧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1167”总体思路,围绕“五气五提十融合”工作部署,以“聚精会神提动能、多跨协同塑亮点”为核心,在产业升级、项目建设、品牌打造、体旅融合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文化旅游业实现量质齐升,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推进“十大融合”向纵深发展。
核心指标稳中有进 产业实力再攀新高
数据是发展最有力的佐证。今年上半年,九龙坡区文旅经济呈现“双增长、双领先”态势:累计接待游客3275.64万人次,同比增长10.07%;游客总消费183.71亿元,同比增长37.33%,带动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4.37亿元,增长6.3%。产业规模稳居全市第一梯队,预计上半年文化产业增加值70亿元,保持全市第一,同比增长6.9%;旅游产业增加值44亿元,位列全市第三,同比增长7.5%,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文旅动能。
LOT POP乐派商业体。
市场主体培育同样成果丰硕。截至目前,全区拥有规上文旅企业78家,完成年度目标的78%;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4个,提前达成年度目标;旅行社88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创A增星”工作稳步推进,新增3A级景区1个、三星级酒店1家,现有A级景区8个(A数28个)、星级酒店6家(星数22颗),均完成年度目标的60%以上。招商引资方面,签约项目6个,完成全年目标的54.67%;开工项目4个,完成率达200%,为文旅产业发展储备了充足后劲。
项目建设多点开花 文旅“新地标”持续涌现
走进九龙坡区,一批兼具文化内涵与体验感的文旅项目正成为城市新名片。重庆卫视数字文创基地正式开园,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播;周君记火锅调料历史文化博物馆、允丰正非遗黄酒文化体验馆对外开放,让市民与游客沉浸式感受本土非遗魅力;LOTPOP乐派项目、重庆首家银发主题商业综合体、九農溪谷等项目相继投用,进一步丰富了“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场景。
在民生服务领域,“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成效显著。谢家湾街道、黄桷坪街道、九龙街道3个生活圈精彩亮相,整合文化场馆、健身场地、便民服务设施,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文化服务。民主村凭借特色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获评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成为城市文旅新打卡点。同时,西彭体育公园、区图书馆新馆建设稳步推进,桃花溪智慧健身步道、社区智慧健身房等项目加快落地,新增体育场地面积34.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2平方米,增速7.39%,位居全市第三、A档行列,为市民休闲健身提供了更多选择。
九農溪谷的山水风光。
线路打造上,九龙坡区创新整合分散资源,推出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推动重庆动物园、重庆建川博物馆、半岛小渡接入“熊猫巴士”特色旅游观光路线,协调打造轨道交通首座熊猫主题车站及跨座式单轨列车,让出行本身成为“旅游体验”;策划“citywalk·烟火拾光之旅”等18条主题线路,串联商圈、景区、非遗场馆,满足不同群体的游览需求。
体旅融合创新突破 激活消费新动能
作为重庆入选首批“全国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的区县,九龙坡区以“体育+旅游”为抓手,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径。今年上半年,成功举办重庆市第39届马拉松接力赛暨九龙坡区智慧环湖跑、“寻迹九龙”定向越野挑战赛等66项群众赛事,吸引2万余名运动员参与,参赛者在竞技之余,沉浸式领略九龙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区文化旅游委还开展了多样化体育活动:面向青少年的校园体育赛事、面向老年人的健步走活动、面向职工的企业运动会、面向农民的乡村体育节,以及“体重控制年”系列活动,累计带动超20万人次参与,营造了“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重庆市第39届马拉松接力赛暨九龙坡区智慧环湖跑比赛现场。
体育赛事与商业消费的联动效应同样显著。以九龙新商圈和重庆奥体中心为核心,承办文化旅游体育嘉年华、体育消费与赛事经济主题活动等5场大型活动,打造“运动体验+文化欣赏+旅游观光+购物消费”多元化场景。此外,2场大型演唱会、395场小型演出活动、23项体育赛事落地,吸引20余万观众“跟着演唱会和赛事去旅行”,直接带动消费,周边星级酒店入住率提升20%,实现“赛事引流、消费增收”的良性循环。
品牌宣传全域发力 城市形象走向世界
为提升九龙坡文旅知名度与影响力,区文化旅游委构建了“全球推广+热点营销+IP打造”的立体宣传体系。全球发布《Jiulongpo, Full of Joy!》国际推广片,通过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触达用户1.5亿人次,让世界看见九龙坡的活力与魅力;与CCTV—4“远方的家”节目合作,深度展示区域文旅资源;联手B站、小红书、抖音推出36条旅游攻略,总曝光量达2.4亿,吸引年轻群体关注。
在热点营销方面,精准捕捉社会话题,联动“与辉同行”、华晨宇演唱会等热点事件,打造文旅爆点话题,2024年官方微博综合传播力位列重庆区县文旅第一,2025年上半年官方微信及抖音跻身全市区县新媒体账号综合影响力第二,持续保持高热度曝光。
IP打造与好礼品牌建设同步推进。设计“龙”文旅IP形象;在民主村打造旅游好礼会客厅,集中展示非遗文创、特色美食等产品;开展“渝味360碗”美食评选,5道美食入选市级最具文化价值美食、4道入选最具旅游价值美食,让“九龙味道”成为城市名片。此前,九龙坡区还高标准完成2025年全国文旅产业发展大会考察接待,生动呈现“九龙样板”的实践活力,获得各方高度认可。
周君记火锅调料历史文化博物馆。
服务管理双管齐下 优化发展软环境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区文化旅游委始终将“惠民暖企”与“安全监管”放在重要位置。惠民方面,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及体育赛事100余场,创作《抱抱地球》等文艺精品登上央视六一晚会和重庆团拜会舞台,让文化甘霖浸润百姓心田;推出9.9元消费盲盒,撬动千万级消费,在暑期、中秋、国庆等节点策划文旅体惠民活动,通过消费券、满减优惠、积分兑换等措施,切实提升市民消费获得感。
企业服务上,建立“一企一策一专员”精准帮扶机制,分类别、按梯队梳理规上企业拟培育名单,引导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升规入统,培育一批“小而美”文旅服务市场主体;动态更新惠企政策字典,梳理规上企业培育对象19家,推动9家企业升规入统;组建九龙文旅企业发展联盟,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行业大咖对对碰”活动,促进企业信息共享、抱团发展。
安全监管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持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严厉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强制消费等旅游乱象,发布典型案例规范市场秩序,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有序、高效的环境。
下一步,区文化旅游委将继续紧扣“五气五提十融合”工作部署,聚焦“创A增星”、品牌赛事打造、招商引资等重点任务,持续唱响“九龙坡,欢乐多”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东西一体化、全域现代化”大美九龙坡建设贡献更多文旅力量。
数看成效
全区拥有规上文旅企业78家,完成年度目标的78%;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4个,提前达成年度目标;旅行社88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创A增星”工作稳步推进,新增3A级景区1个、三星级酒店1家,现有A级景区8个(A数28个)、星级酒店6家(星数22颗),均完成年度目标的60%以上。
签约项目6个,完成全年目标的54.67%;开工项目4个,完成率达200%,为文旅产业发展储备了充足后劲。
累计接待游客3275.64万人次,同比增长10.07%;游客总消费183.71亿元,同比增长37.33%,带动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4.37亿元,增长6.3%。
产业规模稳居全市第一梯队,预计上半年文化产业增加值70亿元,保持全市第一,同比增长6.9%;旅游产业增加值44亿元,位列全市第三,同比增长7.5%,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文旅动能。
记者 范坤民/文 曹鸣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