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策解读 >文字解读

《九龙坡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日期: 2021-12-16

一、规划背景

九龙坡位于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是成渝“双城”“双核”相向发展“主通道”、重庆向西发展门户和西部科学城建设重要站场,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交通优势得天独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建设和加快推进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时代背景下,为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把握主城都市区交通一体化建设机遇,借力西部科学城政策优势,强化自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九龙坡对外交通辐射能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按照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做好“十四五”区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方案>的通知》(九龙坡府办发〔2020124)要求,区住房城乡建委根据职责范围编制《九龙坡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围绕《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要求,紧跟国家战略部署,结合《重庆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年)》《重庆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等上位规划,从我区实际情况出发,编制本《规划》,规划年限与“十四五”规划起止时间保持一致,为2021-2025年。

二、总体原则

(一)符合国家、市、区“十四五”规划的总体目标。规划编制符合国家、重庆市以及九龙坡区“十四五”总体规划发展战略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规划的战略性和针对性。

(二)加强规划之间,特别是与上层规划的协调衔接。“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与“十四五”规划体系内其他各个专项规划的协调衔接性,避免出现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

(三)实事求是,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广泛吸收各类研究成果,创新研究方法,在充分发挥交通对城市空间拓展和土地利用优化调整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的同时,注重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结合,使规划能够切实促进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交通理念。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功能以及交通运输的本质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交通系统的设计必须要以人为本,考虑人出行需求和特点,响应绿色低碳出行理念,推进运输组织集约化、高效化,促进城市生态、生产、生活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内容

(一)“十三五”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九龙坡区城市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有序开展。主城铁路枢纽门户地位得以巩固,穿山跨江通道初具规模,对外高快速路网结构成型,轨道覆盖率大幅提升,停车、常规公交、慢行等出行空间品质持续升级。重庆西站、重庆西动车所、渝贵铁路建成通车,渝昆高铁、成渝铁路改造工程依序启动。华岩隧道建成通车,中梁山隧道完成扩容建设。二纵线、三纵线及四纵线快速路有序推进,四横线(陈家坪立交至二郎立交)工程建设完成,“两横五纵”跨区高快速路网结构成型。区内现状及在建轨道里程达48.3公里,设置站点26座,东部城区覆盖率达65%。建成人行天桥13座、地下通道2座。

(二)“十四五”城市交通发展需求特征。从统计数据来看,预计“十四五”末期客运交通总量将突破279万人次/日,区内穿山、跨江关键截面高峰小时交通需求大于供给,现有桥、隧难以承载。从发展机遇来看,成渝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九龙坡作为主城向西的主阵地,需尽快与成渝互联大通道等国家战略通道融合。从区域特色来看,科学城定位为城市能级提升重要引擎,九龙坡作为主战场,需借力“高新”东风,构建对接高新区的高效互融通道。从时代环境来看,随着交通出行从“有无经济”向“体验经济”时代转变,提供满足城市需求的高品质交通服务应作为十四五交通建设重要目标。

(三)“十四五”城市交通发展目标与策略。“十四五”期间全力构建“东西互联,南北互通,全域畅达”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九龙坡的“强核、扩容、提质”提供有力支撑。“强核”强调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做好重点枢纽集疏保障,构建对外互联快速衔接网络,强化穿山跨江联系;“扩容”要求服务支撑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提升轨道交通引领,推进城市路网更新建设;“提质”着眼形成高品质交通出行环境,注重特色山城步道建设,提升常规公交服务品质,持续缓解停车难题,完善智慧交通管理。

(四)“十四五”城市交通建设行动计划。《规划》提出加速同城铁路联系、强化快速路网衔接、完善骨架道路支撑、加密次支路网服务、提升轨道交通引领、推动城市慢行复兴、持续公交服务优化、促进动静交通平衡以及加强智慧交通管理等九大行动计划。

一是加速同城铁路联系。加快推进渝昆高铁建设,全力配合铁路部门,加快推进成渝铁路重庆-江津段改造,增强江津与九龙坡互融互通。

二是强化快速路网衔接。突破穿山跨江瓶颈,完成红岩村大桥等在建桥梁建设,启动建设黄桷坪大桥、铜罐驿大桥等4座桥梁,增强九龙坡与长江东岸、嘉陵江北岸城区联系;完成白市驿隧道、陶家隧道2座穿山隧道建设,缓解主城穿山压力,支撑城市拓展。强化互联快速通道衔接,加快推进二纵线等快速通道建设,持续推进科学大道、嘉南线连接道等工程,构建“两环四横五纵”对外畅达路网。

三是完善骨架道路支撑。围绕东部城区更新与中梁山、九龙半岛区域建设,提出凤中路延伸段、中梁山东侧沿山路(一期)等6条主干路建设计划,进一步完善区内干线路网体系。围绕城市拓展与西彭园区、陶家组团建设,提出西铜北路三标段、西铜南路等9条西城结构性干路建设计划,搭建西部城区骨架路网。同时结合城市快主干道建设,同步推进立交工程建设,强化关键节点通行能力。

四是加密次支路网服务。推进东部城区94项次支道路加密与打通,强化次支道路分流与服务功能,完善路网结构。结合西城城市用地发展,同步推进相关次支道路建设,支撑用地开发建设。

五是提升轨道交通引领。轨道加速成网,全力推进区域7条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加快轨道18号线、轨道27号线建设,争取轨道12号线、19号线、21号线、24号线、26号线纳入下一轮建设规划。

六是推动城市慢行复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进88km特色山城步道建设,进一步完善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建设,实现重要干道人车分离,保障行人通行安全。

七是持续优化公交服务。加强公交与轨道接驳,完善最后一公里公交出行服务,补充完善区内公交站场建设,提升公交服务品质、保障公交持续发展。

八是促进动静交通平衡。进一步规范路内停车,推行无人化值守管理;持续完善公共停车场建设、配建停车位管控,扩容空间、弥补缺口,缓解停车压力。

九是加强智慧交通管理,加快新基建设施布局,建设智能交通“三网”平台,包括可视化智能交通管理网、精准高效的智能物流网以及绿色智能公交响应网。

四、“十四五”规划实施预期

通过构建“东西互联,南北互通,全域畅达”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将为九龙坡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实现“三高三宜三率先”城市发展愿景提供有力支撑。

(一)“十四五”期间,规划城市路网建成率由41.6%提升至61.9%

(二)新增建设穿山隧道2条,跨江大桥6座,促进东西城快速联动,充分满足穿山跨江交通需求。

(三)至“十四五”末期,“两环四横五纵”对外互联快速交通系统基本建成,东、西城内部骨架干道网基本成型。

(四)区内现状及在建轨道里程由48.3公里增加至100公里,公共交通基本可实现超40%出行分担率。


政策原文: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九龙坡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